怎样看待“景区摘牌”?

2019年08月02日 07:36   来源:南方日报   丁建庭

  编者按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公告称,根据5A级旅游景区年度复核结果,对复核检查严重不达标或存在严重问题的7家5A级旅游景区给予处理,其中,山西省晋中市乔家大院景区直接被取消质量等级。怎样看待景区摘牌?请看以下几位作者的评析。

  别事后才高度重视

  5A级景区乔家大院被正式摘牌,当地应该十分后悔。因为它不仅影响到景区的生存和发展,也从侧面展示出了当地政府的管理水平。据报道,当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了景区环境提质、沿线秩序整治、安全隐患排查、服务能力提升四个工作组,赴一线全力开展整治行动。但显然为时已晚,要复牌,恐怕得付出比创建更大的努力。

  创建5A景区往往花费巨大财力、物力和人力,用无数人的奋斗才能争取到。但要毁掉一个优质景区却十分容易。乔家大院是清朝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院,是非常宝贵的历史遗产,只要将其维护好、保护好,就成功了一半。但反观现实,管理者以赢利为目的,反复折腾,将这一文化遗产搞得面目全非,被摘牌其实早在意料之中了。

  记得山海关5A景区被摘牌之后,当地旅游局局长刘媛失声痛哭起来:“老局长的工作成果在我手上被败光了……”各地景区应该认真引以为戒,千万不要麻痹大意,以为拿到了牌子就万事大吉。现在,景区动态管理已进入新常态,景区创5A级难,保5A级更难,如果不重视日常管理维护,贪图一时小利,那等到被摘牌后,后悔也来不及了。(胡建兵)

  就应打破5A终身制

  近年来乔家大院的声誉有所下降,网上对景区的差评很多,此次又被处以摘牌重罚,实属咎由自取。这对其他5A景区来讲,也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警告,景区应“爱惜羽毛”,重视游客的体验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质量。

  5A级景区退出机制几年前就已形成。在2015年到2017年期间,全国有3家5A级景区被摘牌,分别为山海关、长沙橘子洲旅游区、重庆神龙峡景区;19家5A级景区被国家旅游局予以警告或严重警告,71家4A级景区被摘牌。这些景区被曝光的问题很多,集中于景区卫生差、交通混乱、设施不足、安全隐患、欺客宰客、黄金周交通拥堵等。而且,许多地方存在强大的惯性心理,一旦管理有所松懈,问题马上就会反弹。

  摘牌打破了终身制,有利于倒逼景区强化危机意识,向高质量服务水准看齐。此前,有些景区一旦评选上5A,就以为拿到了“金饭碗”,从此不思进取,疏于管理,致使乱象丛生,严重侵害了游客的合法权益。对不符规定的景区摘牌,是一个非常有效的优胜劣汰机制,有利于改善“重申报、轻维护”的传统做法,引导景区进一步丰富旅游体验,调动地方政府和景区优化旅游环境的动力。(江德斌)

  还需多方共同努力

  需要指出,不要以为摘牌就可以解决景区所有问题。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产业,涉及交通、物价、食品卫生、市场监管等众多职能部门。在管理机制上,还不同程度存在政出多门、职能交叉等现象,导致在实际管理中造成权责脱节,游客投诉无门、维权不灵等问题。对此,需要多方共同努力,纾解难题。

  首先,景区所在地要协调各方,优化旅游消费环境、建立良好的旅游生活秩序,让那些宰客欺客、强制购物等侵害旅游消费者利益的行为没有市场;其次,要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的公共服务体系,让人们的旅游生活更加方便;最后,应建立快速反应的旅游投诉和救援体系,真正做到“投诉有门、服务有人”。

  中国旅游经济红利巨大。数据显示,近年国内旅游市场的游客人数一直保持着10%以上的稳定增长率,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就业的综合贡献超过10%,旅游已成为新兴支柱产业。谁能提供更好的服务,让游客“玩得好”,谁就能更好地发展经济。站在这样的角度上,各地应该强化顶层设计意识,摒弃粗放型管理思维,向“全域旅游”不断迈进。(张国栋)

(责任编辑:臧梦雅)

精彩图片

怎样看待“景区摘牌”?

2019-08-02 07:36 来源:南方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