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必须评选国花?

2019年07月19日 07:24   来源:南方日报   丁建庭

  编者按 你心目中的国花是什么?7月15日,中国花卉协会发起投票,面向大众征集意见——是否同意推荐牡丹为我国国花。有人认为,牡丹就应该是国花;有人认为,国花不应该只有一种;还有人担心国花确定之后,各地会产生利益之争。你支持哪一种?我们选取了几种有代表性的声音,以飨读者。

  牡丹就应该是国花

  到底哪种花适合作为国花?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社会各界为此争论已久。不过,一个基本的共识是,确立国花应满足三个条件:中国原产名花,种植区域广,社会认同感强,喜闻乐见;观赏价值高,文化积淀深厚;经济价值高,比如能泡茶、做药、做香料等。无论是相关协会推荐国花,还是大众票选国花,都应以上述几方面为参考标准,以达成最广泛的共识。

  对比这几点,我认为牡丹当选国花实至名归。牡丹原产中国,已有4000多年栽培历史,分布区域广,品种繁多;牡丹花色鲜艳,雍容华贵,寓意富贵吉祥,被盛赞“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牡丹文化底蕴深厚,是国泰民安、繁荣昌盛、政通人和的象征;牡丹集观赏、药用、食用于一身,是惠民富民的朝阳产业。如今,不少人误以为牡丹就是国花,说明它的认可度很高。

  诗人刘禹锡《赏牡丹》云:“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宋代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也说:“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既然古人都默认牡丹为国花了,今天我们再次推举它,不该是理所当然的吗?(何勇海)

  为何必须评选国花

  虽然牡丹评选国花不乏支持者,然而,反对者也不在少数。比如有人就认为,梅兰竹菊,梅花风骨为第一,它更像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形象;也有人说,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象征着高洁、神圣、富贵、清廉,未尝不可以选为国花;还有人认为,中国这么辽阔,哪一种花也代表不了中国。

  种种声音,说明人们喜好存在差异,无论以什么标准来评选国花,恐怕都难以“服众”。更重要的是,除了地理差异、审美不同之外,国花评选往往还牵涉着各地利益。现在,一些地方不遗余力推选本地特色花卉,其意图就是做大本地花卉产业。这些打着小算盘的评选,真能选出适合我国形象的国花吗?我看要打个问号。

  笔者认为,无论是牡丹还是梅花,包括各个城市的市花,其实都蕴含着文化精神,国花的评选不妨以“约定俗成”为准,就像我们的乒乓球一样,虽然没有被正式封号,但在中国人的心中,它早已就是我们的“国球”。同样,我们何必纠结有没有国花呢?(付 彪)

  防止出现“国花之争”

  国花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之花,代表国家文化形象、国家气质、人民品格,反映民族文化底蕴,象征民族团结,能增强民族凝聚力。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确立了国花,我们这个文明大国,补上这个空缺无可厚非,牡丹评选为国花,也是实至名归。

  可是,选定牡丹作为国花之后呢?要防止出现“国花之争”。这绝对不是杞人忧天。早在2012年,中国花卉协会就已把“牡丹之都”的桂冠颁给菏泽,但洛阳一直心有不甘,愤愤不平。笔者以为,一旦牡丹被选定为国花,那么,谁是“牡丹之都”的争论,或将再起硝烟。

  挖掘文化资源,重视旅游发展,这不是坏事。然而,如果发生“国花之争”,各地的网友、民众、媒体乃至背后的政府,会出现怎样的角逐姿态?这不仅让人担忧。回望从前,“木兰之乡”争执达到白热化程度,茅台竞选“国酒”却到处树敌,早已让我们看到,承载了太多利益期待的评选动作,往往会形成南辕北辙的效果。

  窃以为,与其费尽心思争夺,不如多做对传承牡丹文化有益的事。(黄齐超)

(责任编辑:臧梦雅)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