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近日正在测试中的“看一看”功能引发关注。所谓“看一看”功能,就是在许可状态下,可以通过微信朋友圈看到“朋友”正在阅读的内容,这种极大突破社交边界的做法,被网友称为“把头伸进别人的卧室”,从而引发热烈讨论。微信创始人张小龙对此解释,这是试图用基于内容的社交推荐,取代之前的机器推荐。
真是贴心的微信。至少证明张小龙和我们一样,已不堪机器推荐之殷勤。所谓机器推荐,就是根据你的行为轨迹,由算法推送近似内容。比如我浏览过一个兵器新闻,可能接下来我接收到的信息会组成一个巨大的武器库,而我无意中点开一个保健品广告,我就会被无穷无尽的保健品信息淹没。不只是新闻推送,消费领域更是登峰造极,你在网页上浏览过一件100元的衣服,一大波同价位的商品就会涌入你的页面。
机器推送,表面上是精准投放,投其所好到无懈可击的地步,但细思极恐。从机器的角度来看,“我”,只是一个高度数据化的坐标,经过不断分析演算所得的一个数据定位。从“我”的角度来看,我只是一个样本,一个接收器,一个等待喂食者。信息是主动的,它来“投喂”我,而我在它的“投喂”中,也逐渐变成数据预定的“我”,直至我分不清,哪一个“我”,才是真正的我。
比如我打开一个保健品新闻,又接着打开一个养生广告,再打开一个保温杯链接,那么我基本上会被数据定位为一个“中老年追求健康广告接受度较高的人”,而我可能仅仅是为了完成一个新闻写作而查找以上内容。这样的事情,偶尔一次两次,并不能构成“我”对自己的怀疑,但如果信息“投喂”长期如此,“投喂”反差又不够清晰,那么,“我”能对信息“投喂”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吗?
“我”是怎样形成的,多少年来都是难解的哲学之问。然而,互联网生态给我们带来的不安全感,不是“我”怎么形成的,而是“我” 由谁来塑造。没有互联网的时代,“我”也是通过不断与外界的交互形成和塑造,但那时候,是人找信息,人通过选择外界信息来完成对自己的认识。但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是主动的,人是被动的,“信息找人”的结果,“我”被各种各样的数据定位成一个点,那么这个点,是自己塑造的,还是机器塑造的?是主动选择的,还是偶然集合的?或者说,互联网上所留痕的印迹集中呈现于数据,那就是真实的“我”吗?
这是互联网生态带来对“自我认知”的挑战。张小龙着力突破机器推荐,推出社交推荐,然而这二者本质上又有什么不同?过于主动与活泼的信息,有可能让“我”的自我认知更加迷惑。
从历史上看,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人被深度产品化,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科技,则越来越将人物理化和数据化。在将来,我们也许更难回答“心灵何处安放”之问,甚至很难确定还有没有“心灵何处安放”之问,又或者,关于这个问题,大数据生成的答案,正从云端赶来。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