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武隆旅游转型升级 实现高质量发展

2019年05月27日 14:36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黄宗华

  武隆旅游发端于1994年芙蓉洞景区对外开放,历经25年的发展,目前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级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三大金字招牌,成为重庆旅游的一面旗帜。但是,面对迅猛的旅游发展态势和旅游新业态趋势,武隆旅游目前正处于转型升级的瓶颈期。需要结合当前武隆旅游面临的挑战与机遇,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保障工作,从而进一步激活武隆广博的旅游资源,丰富新型旅游业态,延伸旅游产业链条,实现高质量发展。

  资料图片:国家5A级景区—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

  武隆旅游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当前武隆旅游的供需矛盾日渐突出,特别是在文旅融合、产城景联动、旅游产品供给、旅游宣传营销、旅游管理服务等方面,与游客市场需求存在较为明显的脱节和错位。主要是旅游资源单一、开发不均衡、旅游产品供给乏力、旅游宣传营销粗放、旅游管理服务滞后等问题,亟待进一步解决。

  同时,武隆旅游发展也面临一些机遇。首先,武隆旅游品牌效应带来的机遇。武隆旅游品牌响亮、美誉度高,游客满意度全市领先,201612月,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将“重庆武隆”品牌价值评估为261.47亿元人民币,品牌潜在价值评估为688.42亿元人民币,成为重庆旅游的一面旗帜。其次,契合旅游发展趋势带来的机遇。一是武隆旅游交通条件不断改善。二是区位优势与游客出游倾向契合。重庆主城至武隆车程不足两小时,高铁开通后成都至武隆也仅两小时左右,非常适宜作为游客优先选择的出行目的地。三是旅游资源能够满足游客需求。武隆观光游已趋于成熟,乡村旅游景点多样,能满足不同游客群体需要。

  最后,旅游发展方向和目标进一步明确。武隆正视当前旅游发展态势,直面瓶颈问题,大力实施全域旅游提档升级行动计划、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文旅融合示范区等系列举措,明确了武隆旅游转型升级的目标。

  九个方面促进武隆旅游转型升级

  一是补齐观光旅游产品的文化短板。核心在于提升观光旅游的文化含量和科技含量,深度促进文旅融合,实现武隆旅游产品文化含量、科技含量和生态含量的有机结合。

  二是完善度假旅游的服务功能。按产城景融合要求,丰富仙女山度假区的配套服务。三是丰富休闲旅游的体验产品。引进和培育高品质休闲旅游项目,形成观光旅游、休闲旅游、度假旅游的全链条。包括大力引进游乐类项目、引培户外体育类项目、发展艺术类旅游项目等。

  四是挖掘旅游产业新兴业态。大力发展商务会展游、科普研学旅等,推动旅游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五是优化旅游发展功能布局。核心在于积极发挥规划引领作用,不断优化全域旅游功能布局。包括优化全域旅游空间布局、加强区域间协调联动、推进产城景融合发展等。六是纵向推动四季旅游发展。综合利用山地立体气候资源,推动全区旅游由夏季向春秋两季延伸,做优冬季旅游品牌。

  七是创新旅游宣传营销推广模式。整合优化全区旅游营销体系和市场渠道,实现自主掌控市场、充分利用市场、有力引领市场目的。八是创新旅游管理服务。核心在于进一步创新旅游管理服务体制机制,激发旅游产业发展活力,加快转型升级、实现提质增效。九是强化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建立起“高精尖”人才“引育留”培养机制,加强人才培育、人才引进和智库建设,为武隆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动力。

  做好保障工作 推动武隆旅游转型升级

  首先,做好组织领导保障。需要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完善旅游工作监督和考核评价体系,对抓旅游发展工作实行个性化、差别化考核,依据监督考核结果落实奖惩措施,从而全面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其次,强化发展要素保障。一是深入推进旅游发展要素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立多元化发展要素保障体系。二是强化旅游资源的资本化运作,创新旅游项目建设投融资机制,进一步发挥社会资本作用。三是对影响力大、带动能力强、综合效益好的旅游项目,采取“一事一议”,在土地储备、项目审批、基础设施配套、前期市场培育和推广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

  最后,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一是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对涉旅企业项目实行“保姆式”服务,开通审批绿色通道,高效快捷地为旅游企业发展排忧解难。二是充分发挥政策激励作用,推出含金量高、可分解、可落实、可考核的促进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三是细化完善开办旅游企业、开发旅游商品、打造高端民宿等奖励办法,鼓励城市资本下乡发展,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作者系重庆市武隆区委书记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