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加长版”五一劳动节假期,有不少游客抱怨一些国内景点拥堵,但背后的数字也是真实的: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76.7亿元人民币,按可比口径分别增长13.7%和16.1%。
亲子、研学和陪伴父母等形式的家庭游、高铁游、自驾游、乡村游成为热点,有效拉动了文化、休闲、餐饮、住宿、交通等消费,增强了经济发展的信心。各地假日旅游市场基本平稳有序,没有发生涉旅重特大安全事故,文明旅游、绿色出行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全面实现了预期工作目标。
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有必要关注广大游客和社会舆论对旅行过程中的“堵堵堵”,旅游景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人从众”,及其对旅游体验感的负面影响。有网友调侃:春季来长城看人头,法海都被挤进西湖了,从上海到杭州花了七个小时,自驾车秒变自驾驴。以至于有人发问,这是我们所要的美好生活吗?
我国正处于大众旅游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的转型过程中,随着国民旅游意识的日益高涨和旅游权利的普及,越来越多人选择出门旅游。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观光旅游而非休闲度假将是大众旅游时代的基本需求,也是基础市场。同时,随着高铁、高速公路、航空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出游变得更方便、更快捷,“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和说走就走的旅行正在从梦想走向现实。
我们承认相当数量的旅游者已经具有自由行的经验,愿意在深度异国他乡的生活方式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但对于绝大多数旅行经验还不够丰富、时间有限、预算有限的游客而言,到了目的地,首先要做的依然是去地标性的和历史文化景点“打卡”。很多人千里万里来到北京,你不让他们看看天安门、长城、故宫,可能吗?无论如何采取预约和限流措施,这个基础需求都是存在的。近14亿人口的大国,每年平均4次的国民出游率,如何做到人民群众“有得游、游得起、游得开心、玩得放心”?这是世界旅游业发展历史上没有遇到的发展中难题,也必须以发展思维加以解决。
从长期来看,一是需要回应人民群众优化节假日制度的迫切需求,国家有必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二是从现实可行的角度看,城市旅游目的地的管理者要有“时间换空间”的思维,大力发展夜间旅游和夜间消费,延长重点旅游景区的营业时间和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等热门文化场所的闭馆时间。当然,这需要财政、税收、人保等部门统筹考虑企事业单位加班成本等问题。但是,不如此短期就难以有效分流游客和观众。
三是主流媒体、网络媒体和旅行服务商应把焦点放在其他“温冷点景区”,旅游行政主管部门也应在发展理念和管理手段上与时俱进,以管住准入门槛为新时期治旅重点,而不再片面追求5A、五星、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概念人为制造稀缺和焦虑。事实上,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美丽的,每一份时光都令人流连忘返。(作者是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