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农民工数量增长放缓 倒逼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2019年05月02日 07:0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王夙认为,客观现实和政策导向的双重耦合,造成了农民工数量增长放缓的表象,也给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带来挑战和契机。

  国家统计局29日发布2018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农民工总量为28836万人,比上年增加184万人,增长0.6%。农民工增量比上年减少297万人,总量增速比上年回落1.1个百分点。(429日新华社)

  我国是著名的“世界工厂”,是首屈一指的“制造大国”。这些称号来之不易,它们既是改革开放以来一系列市场化政策的导向结果,更直接来源于中国庞大的人口红利,特别是其中的农民工群体。

  不过,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表明,农民工数量增长已经放缓,而且增速十年来首次跌破1%。单纯依靠以农民工群体为代表的人口红利,已经难以支撑中国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农民工数量增长放缓有多重原因。一是中国人口总量的增长在放缓,而农民工数量增长放缓正是中国人口发展态势的微观体现。二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全面普及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出生的新生代年轻人有了更多的职业选择,从而避免了像父辈们那样的单一职业取向。三是不少传统制造业领域产能过剩,对劳动力的需求在逐渐缩减。种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农民工群体已不再是我国劳动力市场取之不尽的“蓄水池”了。

  我国的改革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与劳动力市场的发展趋势相契合。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高质量发展”“制造强国”。这些顶层设计,一方面提出引导社会资源“脱虚向实”,另一方面也要求不能单纯依靠在供给端增加劳动力要素的投放来促进发展。

  客观现实和政策导向的双重耦合,造成了农民工数量增长放缓的表象,也给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带来挑战和契机。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主流国家都在吸引制造业回流本国。不过,西方国家振兴制造业并非是“走旧路”,而是要发展先进制造业,即技术先进、产业链条长、产品附加值高的制造业。先进制造业在资金、技术、智力资源等方面高密集度,而并不依靠简单的人力投入。同样的,我国在“先进制造业”这条赛道上也是无法依靠人口红利来获胜的。从这一层面上讲,农民工数量增长放缓,对我国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

  但是,农民工数量增长放缓会进一步提高劳动力成本。“招工难—成本升”的循环也会促使许多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不断反思:未来的路该怎么走?是固守残缺终被市场淘汰,还是攻坚克难利用“先进产业技术”转型升级?每一个企业家反思后的微观决定将汇聚成中国制造业整体的宏观走向。笔者相信,大多数即使已经功成名就的企业家也还是会选择迎难而上。

  由此,农民工数量增长放缓很有可能进一步拉开先进制造业“换道超车”的比赛大幕,倒逼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政策法规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王夙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苗圩: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思路与举措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