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让文物远离灾难,我们需要做更多

2019年04月17日 07:16   来源:新华网   徐可

  一则令全世界人民心痛的消息:位于法国首都的巴黎圣母院15日傍晚发生大火,整座建筑损毁严重。巴黎检方已就火灾起因展开调查。

  这是一场文物之殇,文化的劫难。这座矗立在塞纳河畔的哥特式建筑被称为“法国的一部分”,是法国乃至欧洲艺术与文化的象征。大火令这座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古老教堂失去了著名的木质塔尖,也摧毁了那一曲在世界人们心中奏响了几百年的“用石头谱写成的波澜壮阔的交响乐。”这不仅仅是法国文明和欧洲文明的损失,更是全人类文明的损失。

  近些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曾有过著名文化遗产被摧毁的惨痛经历:1994年,西班牙巴塞罗那著名的利塞奥歌剧院在大火中被完全烧毁,火灾的起因是在例行修整期间,火花飞溅到了窗帘上;1996年,意大利威尼斯著名的凤凰剧院被大火烧毁,调查发现,此次火灾系人为;2008年,韩国被称作“第一国宝”的首尔崇礼门遭遇纵火,被彻底烧毁……我们不能否认其中存在一些客观因素,然而相对疏松的管理和一时的大意,无疑会给文物保护带来重大安全隐患。正如去年那场烧毁了2000万件文物和530000种书籍的巴西国家博物馆大火,博物馆的管理不善、消防器材老旧无法使用等,都成为给文物带来灭顶之灾的重要因素。

  历史的长河中,很多古老文明和历史都以文物等载体得以保存流传,文物本身所承载的艺术、文化、历史价值及其不可复制性,对文物保护和修缮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和诸多挑战,这就要求文物保护及修缮要有科学的方法、先进的手段、安全的意识、智慧的途径来精心呵护。

  目前,燃烧在巴黎圣母院上空的大火已经得到控制,但这场大火给全世界敲响了警钟:文物安全是文物保护的红线、底线和生命线,古建筑保护及修缮,是一个整体性的系统工程,必须慎之又慎,安全为先。被大火吞噬的教堂或许可以复建,人类文明却经不起一而再、再而三的摧残。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预保护制度让文物保护不留空白    2018年12月21日
  • ·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    2018年11月02日
  • ·故宫的“慢作为”让人更放心    2018年08月31日
  • ·文物保护需用好“互联网+”    2017年11月28日
  • ·文物保护不能总是“秋后算账”    2017年09月07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