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电商打假,须揪出“假打”的南郭先生

2019年04月12日 11:07   来源:东方网   邓海建

  4月10日发布的《2019中国跨境电商出口趋势与机遇白皮书》称,全球消费在线化、电商化已成必然趋势。报告显示,近五年来中国跨境电商出口占外贸出口比重从2.2%上升至7.7%,截至2018年已超过万亿元人民币规模。与此同时,作为全球电商的核心载体,主流电商平台在2018年已实现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4月11日中国新闻网)

  越是勃兴的电商市场,越要警惕假货的泛滥。当互联网成为新经济运行的“主战场”,假货的魅影始终阴魂不散,亦成为全球治理的难题。这两年,从“加拿大鹅”到“雅诗兰黛”、从倒掉的聚美到争议里的网易,乃至上周特朗普还专门签署了一份旨在遏制在线销售假冒商品的备忘录——凡此种种,皆说明“跨境”售卖之后的电商平台,亦成为假货跨境捞金的风云沙场。

  2013年的“江南皮革厂倒闭了”,大概算得上线下假货的年度IP。不过,线上假货不需要小喇叭,自带流量风风火火。《2018阿里巴巴知识产权保护年度报告》披露,仅2018全年,阿里共向执法机关推送超5万元起刑点的涉假线索1634条,协助抓捕犯罪嫌疑人1953名,溯源打击涉案金额79亿元。这样的数字,大约仍是线上假货的冰山一角。更多“吃亏是福”的小套路,成为网购消费的普通日常。

  天道酬勤,商道酬信。假货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是不争的事实。早在1987年8月8日,杭州市工商局联手多个部门,特意选了身处闹市的武林门广场,将堆积如山的5000多双劣质温州皮鞋,一把火烧成灰烬。不过,现实总是有点尴尬,“杭州烧假鞋、莆田造假鞋”,线下打假水平不一,难免就会形成“假打洼地”。假货当然机灵得很,“风紧扯呼”之后,总能寻到安稳的落脚处。更何况,有些地方还明里暗里仰仗着“假货经济”推动短视的GDP成绩。

  同样的道理,在电商打假的声浪之中,有真唱的,亦有假唱的;或者说,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还不少。假货这件事,有时大概就像臭豆腐一样,闻起来很臭、吃起来很香——因此难免有平台喊得面红耳赤,打得风轻云淡。说句大实话,眼下各家的技术装备,对于平台打假已然没有什么难度系数,所区别的,大概只是打假的真心与初心罢了。怕就怕有人闷声发财,怕就怕有人表演打假,这就等于给假冒伪劣创设了避风港般的“网上洼地”。然而,惟有执法机关、品牌权利人、消费者、平台等各方共同组成的打假共治系统实现程序闭环,“像治理酒驾一样治理假货”的理念才会照进现实里面。从这个意义上说,灭绝师太般的“打假国家队”不能仅停留在企业的独家作为之上,而应该数据联动、合力而治。

  电商打假,永不为晚。就在日前的“全球奢侈品法律联盟峰会”上,阿里知识产权保护团队被授予“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创新奖”。而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过去对其打假表示质疑的人、今已成为其全球打假的合作伙伴。长远而言,电商平台的打假恐怕既要打出“金标准”,更要揪出“假打”的南郭先生。为消费者计、为新经济计,绝不能再任平台与假货“勾肩搭背”。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