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紧自主招生“口袋” 维护高考公平“圣地”

2019年04月01日 08:03   来源:深圳特区报   李长安

  距离今年高考的日期越来越近了,就在莘莘学子努力备战高考之际,一些高校自主招生的政策悄然发生了变化。截至目前,包括清华北大在内的一些高校纷纷提高了自主招生的门槛,同时还缩减了自主招生的名额。这个消息在家长和学生圈中引发了不小的震动。

  我国的自主招生制度由来已久。早在2003年,为了打破当时“一考定终身”的传统高考制度,教育部开始在一些高校推行自主招生试点,由此结束了此前高校只能在每年同一时间招考的历史。此后举办自主招生的高校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全国已有超过90所高校获得了自主招生资格。

  允许高校自主招生的初衷,是为了选拔那些在某些方面具有特长的“偏才”“怪才”,从而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目标。自主招生政策的实施,使得高校能够有效克服传统高考制度带来的不少弊端,根据自身的学科需要,自行招录一些在某些方面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这是对传统应试教育的一种挑战和突破;而那些“偏才”“怪才”学生也能够凭借自己的特长,进入心仪的高校求学,从而避开了“唯考分论英雄”的高考门槛。

  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自主招生政策也由于其尚不完善、存在一些弊端,而引发了社会的广泛争议。比如一些家长为了培养孩子的所谓“特长”,把他们送进各种各样的辅导班,不仅导致课外辅导班泛滥,还直接加重了孩子的学业负担。还有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获得自主招生名额,不惜造假把孩子包装成各种竞赛的获奖者、各种等级的艺术或体育特长生等。更为关键的是,在高考仍是当今中国社会最公平的竞争制度之一的情况下,由于自主招生政策赋予了高校在高考之外很大的自主权,这就难免会出现一些选择性的偏差,甚至容易被某些投机分子钻空子,进而造成新的教育不公。如一些高校的招生工作人员在自主招生中徇私舞弊,为各种利益相关人员大开后门,暗箱操作、递条子、权钱交易等现象屡见不鲜。

  正因为如此,近些年来,从教育管理部门到各高校,都把严控自主招生质量、堵住招生漏洞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从多所高校已经公布的2019年自主招生简章来看,名额缩减、专业调整、门槛有所提高、优惠更趋严格已成趋势。特别是在单科成绩、论文、文科类竞赛奖项等方面,要么有了更加统一严格的标准,要么干脆取消加分优惠。

  由此可见,今后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的“口袋”将有可能会越扎越紧。这不仅能够使那些真正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脱颖而出,也将进一步净化高校的招生环境,从而更好地维护高考这片公平的“圣地”。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