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论坛:探寻世界经济热点问题解决之道

2019年03月29日 15:09   来源:中国网   张茂荣、司文

  3月26日至29日,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本届论坛围绕“共同命运、共同行动、共同发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就当前世界经济中的热点问题提出应对之策,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同命运、共行动,合作应对世界经济下行风险

  当前,世界经济前景黯淡,国际贸易摩擦与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交织。3月6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全球经济中期展望报告,将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分别下调至3.3%和3.4%。OECD呼吁各国以及各经济部门间加强合作,展开多边对话,以减少政策不确定性。本届论坛举行了题为《世界经济展望: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分论坛,讨论了2019年世界经济面临的一系列不确定因素,就各国如何应对提出解决方案。

  李克强总理在论坛主旨演讲中指出,面对世界经济下行压力等共同挑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各方应寻求互利合作的双赢、多赢之道,以开放的胸襟、包容的气度、协调的行动,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信心、增添力量。这一“中国主张”契合实际,受到与会各方高度认可。

  妥善应对国际贸易和货币政策方面的不确定性

  国际贸易和货币政策领域的不确定性,是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重大风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称,贸易摩擦造成的紧张局面给世界经济带来很大不确定性,并可能产生不可预知的后果。就亚洲而言,如果美国对中国所有出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将影响亚洲0.9%的经济增速。因此,中美达成协议不仅符合两国利益,而且对整个世界都有积极意义。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肯特·考尔德(Kent Calder)认为,中美有望很快达成协议,这一方面是由于美国金融市场的脆弱性和美国政治周期的因素;另一方面,从更长远角度看,中美关系对两国乃至世界干系甚大,双方只能选择合作而不是对立。相较于国际贸易,美联储货币政策是更大的不确定性。尽管美联储已表示,今年很可能不再加息,“缩表”行动也将在9月暂停。但总体上看,美国货币政策仍处于利率中性化的道路上。

  美联储最近的表态是否意味着美国货币政策未来可能逆转、重返宽松,以及这种变化对全球经济、资产价格、大宗商品价格、发展中国家债务将产生何种影响,受到各方特别关注。IMF认为,美联储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可达0.75个百分点,希望美联储延续目前这种基于数据的前瞻指引和与市场的有效沟通,使市场对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向心中有数。

  携手推动世界贸易组织(WTO)改革和经济全球化发展

  本届论坛集中讨论了WTO改革事宜。WTO成立于全球化巅峰时期,当前全球化进入曲折发展的新阶段,WTO面临重重挑战。在美国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日盛的形势下,WTO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缺陷凸显,使其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但是,这不代表WTO已经过时,其重要地位与意义并未根本改变。

  WTO上诉机构前首席法官詹姆斯·巴克斯认为,当前最紧要的是重振争端解决机制,建议将上诉机构人员数量从7名增至10名,并要求其全职工作。中国是以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的坚决支持者,也是当前自由贸易的倡导者和引领者,赞同对WTO进行必要改革,提高其公平性和效率。李克强总理表示,中国倡导自由贸易,同样主张公平贸易,各方应共同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发出了中国与各国携手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强音。

  扩大对外开放,谱写共同发展新乐章

  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上,习近平主席向全世界郑重宣布了多项重要开放举措。一年来,从美国标普信用评级在华设立全资子公司,到《外商投资法》出台,这些措施有序落地开花,结出丰硕果实。在本届论坛上,李克强总理再次强调对外开放这一基本国策,释放了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重磅信号。

  与会各方均认为,在世界各国对待全球化问题态度分化之际,中国坚定提出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尤其是加大服务业开放,令人鼓舞。今后,中国将抓紧制定外商投资法配套法规,保护外商合法权益;同时,持续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进一步放宽外资市场准入。

  中国持续扩大开放,是各国共同发展的重大机遇。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阿罗约表示,中国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成就,给亚洲其他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帮助,是对共同发展的最好诠释。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代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是中国为推动各国共同发展而提供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

  就在论坛召开前的3月23日,中国与意大利签署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意大利成为首个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七国集团(G7)成员国,标志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再上新台阶,受到国际社会广泛支持。即将于4月下旬召开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为“一带一路”建设注入新动力,并为各国共同发展带来新的“中国机遇”。(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张茂荣、司文)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