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阅读理解文章原作者只得6分 “以题害文”要不得

2019年01月23日 07:25   来源:北京日报   姜忠奇

  在刚刚结束的苏州高二语文统考中,有一道现代文阅读理解题,摘自作家王亚的一篇散文。由于题目太难,有学生考后通过微博联系王亚,邀她参与作答。原作者亲自上阵,结果20分的题目只得了6分,远没到及格线。消息一出,引来网友调侃,“这该让人如何理解?”

  原作者答不好阅读题,看似讽刺,实际上并不稀奇。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文学创作讲究的是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作者更不见得会边写边想“这个环境描写渲染了怎样的气氛”“那个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心境”。而应试答题则与此大不相同,且不说考试命题本就是对原文进行的又一次解读与阐释,原意极可能已有变化;即便作者的意思得到了充分尊重,答题也需要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的“一招一式”,随性答之确有难度。是以,长于写作的原作者,不见得长于解题,诚如王亚事后表示,“这很正常,写文章和做题不一样。”

  不过,答不好题虽不稀奇,但若原作者理解自己的作品屡屡“不达标”,恐怕也要重新审视这个“标准”。2017年,浙江高考语文中的一篇现代文摘自巩高峰的《一种美味》,同样因题目太难,不少考生在网上询问作者答案,巩高峰只得无奈发文,“标准答案没出来,我怎么知道我想表达什么?”更有甚者,经常出现在语文试题中的“网红”作家周国平,直接出书《对标准答案说不:试卷中的周国平》,对某些出题方式的不满显而易见。类似事件接二连三,不免让人发问:这样的考题,是否能够检验出学生真实的语文水平?

  曾有人言,语文课有两项使命:一是母语的训练,让学生学会正确地读、想、写;二是人文素质的培养,亦即心灵生长。为了完成课程使命,设置一些试卷题目、进行一些标准化训练无可厚非,但万不可为了某些表面形式,遮蔽真正有文学含量的闪光点,丧失纯正的人文内涵。倘若仅为了出题而出题,为了凑够分值硬挤出几条理由,甚至生搬硬套、“以题害文”,不但无益于理解、读写能力的培养,更有可能扼杀学生对语言文学的兴趣。

  上世纪40年代,叶圣陶、周予同合编的《开明新编国文读本》选了鲁迅小说《孔乙己》,提出这样一问:“使人快活”的孔乙己,他本身也快活吗?此问看似简单,实则提示关键之处、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其中蕴含的“提问的艺术”,如今依然值得我们好好借鉴。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