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地评线】巨变40载,扬帆新征程

2018年12月19日 17:11   来源:光明网   郑士鹏

  作者: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郑士鹏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扼要精辟地总结了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启示:“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40年风雨兼程,40年沧桑巨变,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用脚踏实地的探索和勇于改革的魄力,努力兑现着铮铮宣言,诠释着时代壮志,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道路越走越光明,越走越宽广。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载入史册的光辉成绩,中华民族风雨无阻地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迈进,使实现中国梦的时代最强音有力而悠远地传递到更广阔的世界领域,彰显出了新时代中国的大国气韵与大国责任。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推动改革开放取得伟大胜利的重要保障。从“进入新时期”到“走进新时代”,4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走过了激流险滩,勇敢迎击重重压力与挑战,取得累累成绩。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中,要坚持党对一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领导,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全面提升和增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与行动自觉。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与领导水平,精准回答“改什么、怎么改”等现实问题。坚持从大处着眼,鼓励全党、全国人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方向,增强改革开放的思想定力,在改革潮涌中大浪逐行,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推进改革开放,需发挥时代先锋的引领作用。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时代先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中具有代表性的领军人物。他们锐意进取、敢于拼搏开拓,在不同领域创造了不凡的成绩。时代先锋与时代同行,遵循时代规律,回应时代诉求,代表了新时代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懈追求、精神特质与思想智慧,是激励和带领人们一鼓作气、潜心创造、打开改革开放新局面的榜样示范力量。在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新征程中,时代先锋要积极承担起时代责任,在不同的岗位上,在不同的行业中,努力奋斗、执着坚守,要胸怀大志、心怀大爱,发挥出榜样人物的带动作用,在引领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发展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华。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必须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使人民群众拥有更实在、更稳定的幸福感、获得感与安全感。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扎根人民、造福人民,努力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民生建设方面取得重大成果。鼓起了人们的腰包,丰富了百姓的餐桌,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极大地改善了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保障条件。在新时代继续推进改革开放,要以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尊重和激活人们参与改革开放、参与社会建设的主体性,使蕴藏在人民中间的发展伟力得到释放。继续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在发展中通过不懈攀登、艰苦奋斗与创新创造,携手收获美好的未来。

  走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场绝无仅有的历史巨变,贫穷落后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饱含机遇与光明的时代已经到来。在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新时代中,要坚定信仰、信念与信心,以从容笃定的姿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中迎风扬帆,积极回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继续将改革开放推向前进,努力创造出新的更大的奇迹!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捍卫法律尊严 维护合法权益    2018年12月10日
  • ·永远保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本色    2018年12月06日
  • ·从城市文明中见管理智慧    2018年12月06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