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一带一路”缘何大受欢迎

2018年12月05日 07:01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王俊岭

  11月27日至12月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西班牙、阿根廷、巴拿马、葡萄牙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不难发现,在习近平主席的4篇署名文章里,在习近平主席与所到国领导人会谈时,在中国与相关国家的联合声明中,“一带一路”都是高频词。

  “一带一路”受到各国欢迎。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表示,“一带一路”是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倡议,西班牙愿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阿根廷总统马克里说,阿方坚定致力于深化同中国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加强“一带一路”框架内合作。巴拿马总统巴雷拉说,巴方支持共建“一带一路”,期待同中方加强投资、港口运输、自贸区等领域合作,欢迎中国企业投资,愿同中方早日商签自贸协定,提升两国贸易水平。葡萄牙总统德索萨表示,葡萄牙支持“一带一路”倡议,愿成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在欧洲的枢纽。

  “一带一路”缘何如此受欢迎?

  受欢迎,是因为“一带一路”回应了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关切。阿根廷位于南美洲南部,水果、牛肉、红酒、海产品等物产十分丰富,但长期以来受制于基础设施欠缺和金融市场波动,一直存在出口产品数量少、附加值低等问题。在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2017年中国在阿根廷投资超过100亿美元,涵盖基础设施建设、能源、通信、农业等领域,创造了数以万计的工作岗位。同时,中阿扩大本币互换规模,中国金融机构在阿根廷设立分支机构,为阿根廷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支持和服务。

  受欢迎,是因为“一带一路”拿得出理性务实操作性强的合作方案。巴拿马地理位置独特,不仅运河全球闻名,而且热带水果享誉世界。中巴双方以共建“一带一路”为统领,签署了经贸、金融、海事、民航、旅游、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大量协议。“一带一路”让中巴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物流、产能、电子商务、金融等重点领域合作不断深化。巴拿马的牛肉、菠萝、海产品等特色产品正加速走向中国家庭的餐桌,惠及两国民众。

  受欢迎,是因为“一带一路”擘画出各经济体共同成长的清晰蓝图。无论是助力阿根廷从“世界粮仓”向“世界超市”转型,还是积极与西班牙的“亚洲发展战略”“地中海走廊建设”对接,抑或是同葡萄牙开展海洋合作、发展“蓝色经济”,“一带一路”正在有效对接各国发展战略。与此同时,“一带一路”还正促进各国形成更加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受欢迎,是因为“一带一路”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世界经济虽时有波折,但各国利益交融、命运与共,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紧密联系,各国都是全球合作链条中的一环。“一带一路”是互利共赢之路,是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路,将以实际行动推动相关经济体加强经贸合作、释放增长潜能。实践证明,“一带一路”倡议不仅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也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活美好,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向国际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中国将同各国一道,坚持共商共建共享,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建设“一带一路”,为世界各国创造更大发展机遇。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好朋友 好伙伴 好知音    2018年11月30日
  • ·在时代变革中引领开放合作潮流    2018年11月23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