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息服务”要让最需要的家庭先透口气

2018年11月28日 08:09   来源:深圳特区报   王森

  日前北京丰台区老龄办公告,将在全区试点“喘息服务”,使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分担长期照料失能、失智老人的家庭成员的养老负担。

  继广州、杭州、苏州等地试行“喘息服务”后,北京也加入了试水“喘息”的行列,试图用政府力量填充公共养老服务缺失的一块。长期照料失能、失智老人的家庭成员常常陷于巨大的压力之中,“喘息服务”让养老机构短期托管照顾老人,或是提供临时居家上门照料服务,给这些家庭减轻负担,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让生活更有盼头。

  北京丰台区是北京市户籍老龄人口占比最高的区,户籍老年人口占本区户籍总人口比例达到了29.2%,已远超过联合国定义的“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占比10%的门槛。在这样一个传统“老”区里,很多家庭面临着“喘息不足”带来的矛盾:一些赡养老人的养老者,其实本身也是“老人”,这些家庭成员收入相对较低,自己的行动能力也日益迟缓,长期服侍失能、失智老人的单调生活也让他们经受精神考验。但同时,统计数据表明,丰台区2017年60岁以上人口有33.3万人,老年人口的绝对数量也非常之大,而此次丰台区推出的“喘息服务”试行办法,大概每天只能服务1500人,“喘息服务”仍是“稀缺资源”。在有限的条件下,我们还是要让最需要的家庭先透口气。

  政府要把公共资源花在“刀刃上”,让“喘息服务”优先服务困难家庭。目前方案里,政府委托相关公司进行电话资格审核和上门评估工作,引入市场力量办公益事业,不失为优化管理的创新之举。不过,相关部门也不能对商业机构放任自由,相关公司的审核制度、流程要有政府和三方共同监督,才更值得信赖,政府要设计周密的审查制度和监督体系,确保政策实行的公平性。要先救急,再优化,从试点中获得经验,进而逐渐扩大“喘息服务”的规模,引入社会志愿服务力量,渐进稀释“喘息服务”的稀缺性。这样既可以满足“应急”需求,也为全面步入老龄化社会做好准备,最终让“自由呼吸”成为中国家庭的易事。

  社会也要加强宣导,让公众了解到,“喘息服务”目前只是一种补充型、救济式的养老方案,并不是主流的、普惠的养老模式,防止政策被误读,降低政策施行的效率。已经试行“喘息服务”的城市的经验表明,建立好老人家庭档案与健康档案,对申请服务家庭进行经济状况的综合评估,给“喘息服务”一个正确的定位,才能让公益效果最大化。“喘息服务”起源于美国、澳大利亚,在这些发达国家,相关服务也是养老的补充形态,经济状况较好的家庭可以购买到专业和个性化的养老服务,经济状况不佳或是独居老人也能享受到基础的保障性养老服务。想让公众不滥用“喘息服务”,给最需要“喘息”的人以优先权,就要继续完善我国的养老服务体系,丰富养老服务的层次,在保障养老普惠的基准线上,让不同的养老需求得到回应。

  调配好稀缺资源,并非易事,需要社会各界联动,才能让“喘息服务”的公益效果最大。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