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市公司正元智慧发布A股市场2018年首份高送转预案后,该股股价一路高歌猛进,连续出现4个涨停。紧随其后发布高送转预告的正业科技和汉邦高科,股价也连续涨停。
高送转概念年年炒,媒体也年年提醒理性投资,怎么就不消停?在笔者看来,主要是因为市场有误解和个别股东有需要。
先说市场有误解。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中“股东权益”构成主要有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上市公司用未分配利润送股或资本公积金等转增股本,只是股东权益的内部调整,是“左口袋”和“右口袋”的关系,其初衷是上市公司在业绩持续增长情况下,适度扩大股本,降低股价,进而提高股票流动性。
从表面上看,公司股本总数扩大了,投资者手中的股票数量也增加了,构成利好。但是,公司股东权益并不会因此而增加。而且,在净利润不变的情况下,股本扩大将摊薄每股收益。在公司高送转方案实施日,公司股价将做除权处理。也就是说,尽管高送转方案使得投资者手中的股票数量增加,但股价也将会相应下调,投资者持有股票的总价值不会变化。但是,市场上有些人却分不清这一简单的逻辑关系,把高送转误当成了“重大利好”。
再说个别股东有需求。长期以来,不少上市公司送转股比例远远超过公司业绩增幅和股本扩张的实际需求。有的公司甚至推出“10送30”的超高比例送转方案,这显然与公司业绩增长不匹配。因此,不排除部分公司借此炒作,同时还有可能伴随内幕交易、配合减持等严重损害投资者权益的违规行为。这虽然满足了个别操纵者一己之利,却伤害了大多数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超高比例的高送转方案,摊薄了每股收益,在股本管理方面透支了发展空间,危害不浅。近期,中弘股份因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遭退市处理,其中既有经营不力的因素,也与此前大规模高送转扩增股本有关。
就在上周五,沪深交易所发布了上市公司高送转信息披露指引,新规将高送转与公司发展业绩挂钩,意在保证高送转真正反映公司经营业绩和实际股本扩张需求。新规明确提出“亏损、净利润同比下降50%以上或者送转股后每股收益低于0.2元的公司不得披露高送转方案”。高送转信披指引还明确,提议股东和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董监高前三个月存在减持情形或者后三个月存在减持计划,或者在所持限售股(股权激励限售股除外)限售期届满前后三个月内的,公司不得披露高送转方案。
如此,从制度上阻止了那些绩差股借机炒作和部分股东利用高送转配合减持、解限,等等。可以说,随着监管措施进一步收紧,高送转游戏将难以持续。(作者:温宝臣)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