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坚定理想信念是项硬任务

2018年11月23日 15:01   来源:理论网   顾伯冲

  理想信念是人生的价值观,是人们信仰、向往、追求的奋斗目标。理想信念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看不见摸不着,却实实在在地支撑和引导着人们的行为,影响着社会风气,不断丰富着人类文化的内涵。对于共产党人来说,坚定理想信念不仅仅是个人的人生观问题,而且是一个严肃的、重大的政治问题。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因此,无论对党员干部而言,还是对党组织来讲,坚定理想信念都是应该抓紧抓好的硬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曾把理想信念形象地比喻为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强调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每位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是否坚定,事关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兴衰荣辱。因此,必须坚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基础性的硬任务来抓,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拿出硬举措,取得新实效。

  一是完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责任制。要牢固树立“抓理想信念的培育与巩固是本职、不抓是失职、抓不好是渎职”的理念,切实把抓好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明确目标、途径、方式和考核要求等,真正使理想信念入脑入心。同时,要像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一样,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真正把规矩立起来、挺起来,确保铁规发力、制度发威。

  二是建立科学考察甄别体系。理想信念是精神层面上的,但总是能够通过一定的客观载体直接反映出来。各级党组织要结合实际,建立起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科学考察甄别标准,将一些看似弹性、模糊、难把握的目标具体化、指标化,形成指向清晰、环环相扣、协调统一的“试金石体系”。与此同时,实行严格的动态目标考核,把对目标结果的控制与对实践过程的控制统一起来,加强监督管理、跟踪考核,科学运用考核结果,调动党员干部强化理想信念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三是积极营造正能量的社会氛围。不同的社会环境,对人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各级党组织要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不仅要净化自身的小环境,而且要充分运用互联网这一“思想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放大器”来主动释放正能量。要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四是与干部的培养使用挂钩。理想信念坚定,是好干部第一位的标准。在督实、考准的基础上,要用好干部人事工作这个有效抓手和指挥棒。理想信念坚定且政绩突出的干部要大胆使用,业务能力强但理想信念不坚定的干部坚决不能使用。同时,要将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方面的情况作为民主生活会、述职报告、履行党建责任制的重要内容,纳入干部考察考核、执行党的纪律监督检查范围,并扎扎实实地体现到干部的培养使用上。

(责任编辑:年巍)

閸掑棔闊╅崚甯窗
延伸阅读
  • ·把“立政德”放在最前面    2018年07月26日
  • ·选择做一粒种子    2018年06月28日
  • ·“有脚阳春”显情怀    2017年11月23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