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118万平方公里的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和森林铺展绿色,沙漠绿洲“生金长银”。作为我国北方乃至全国的重要生态屏障,内蒙古自治区持续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正构筑北疆万里绿色长城,描绘祖国北疆生态文明建设壮美画卷。(11月10日新华网)
老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还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人们开发大自然,向生态环境索取,土里刨食、沙里淘金,似乎已成天经地义。然而,所谓过犹不及、物极必反,任何事情都是有个度的,如果对自然的索取,对资源的开发过了度,打破了生态平衡,甚至是竭泽而渔,那将不仅会毁掉自己的生存环境,最终还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方面的事例和教训可谓不胜枚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生态和谐共处才是正道。众所周知,内蒙古是个生态多样性和自然资源极其丰富多彩的壮美省份,它近年来所走的生态发展之路,无疑向人们展示了一幅“人丰景美”的壮阔景象。
看草原,过去牧民收入形式单一,为了增收就拼命多养牛羊,结果造成生态过载,草原沙化,破坏环境不说还反过来影响牧业生产,导致“羊无草吃”,从而陷入了发展困境和恶性循环。现在通过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以及引导牧民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旅游业和“牧家乐”,走多种经营之路,减轻草原的负载,则不仅改善了环境,恢复了草场,也拓宽了牧民收入渠道,壮大了草原综合经济,实现了人与草原的和谐发展,步入了生态保护与农牧旅游业比翼双飞的良性循环。
看森林,过去号称“油锯一响,黄金万两”的大兴安岭林区,虽然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森林的大面积砍伐,不仅森林资源逐渐枯竭,而且是森林退、风沙进,给整个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后来他们转变思路,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政策推动下,变砍树为种树,保护下来的林子,发挥了重要的生态屏障功能,换来了经济效益。仅去年底至今年初,大兴安岭林区就实现120万元的碳汇交易。难怪林场工人感慨:“过去我们把森林看做是金蛋,现在森林成了会生金蛋的鸡。”
看沙漠,过去由于过度放牧,草退沙进,牛羊也没了草吃,当地人除了搬迁几乎别无它法。而今通过种植固沙,恢复植被,并嫁接肉苁蓉,培植沙柳苗,草绿了、沙退了、天蓝了,更重要的是当地人的腰包也鼓了,真正是“沙窝窝里长出了金蛋蛋”。
由此可见,人与自然不是天敌,发展增收与生态保护更不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更不是说要发展经济就必须过度开发,而要保护环境就难免掣肘经济。要看到,人与自然完全可以实现互相涵养、同生共长,达成一种互利共赢,否则只能说明还没转变思想找对路。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