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四唯” 告别人才量化评价体系

2018年10月25日 07:20   来源:深圳特区报   熊丙奇

  应该改革目前以行政为主导的人才评价体系,建立学术共同体,推进专业评价,这是在打破“四唯”评价之后,保障评价公平公正的关键改革。

  10月23日,科技部网站发布《科技部 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中科院 工程院关于开展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的通知》。这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要求,进行的专项清理行动。

  近年来,针对人才评价中的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下文简称“四唯”)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启动了相应治理,比如,要求在职称评审中淡化论文要求,实行代表作制。但是,总体而言,治理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因此,这次专项治理就显得很有必要。另外,还有必要在专项治理基础上,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向重论文、职称、学历和奖项的数量化考核评价体系告别。

  清理人才评价“四唯”的紧迫性不言而喻。在“四唯”的影响下,我国高校普遍存在重学术研究、轻人才培养的问题。而且,学术研究也急功近利,重申请,轻研究。有的科研人员就以申请到的课题,以及包装的论文成果,去申请科技奖励,再以课题、论文、奖项去申请新课题,学术研究变味为争夺资源的游戏。

  但清理“四唯”也存在巨大的现实阻力。一是来自既得利益群体的阻力,尤其是那些有显赫学术头衔,获得各种奖项者。他们在“四唯”评价体系中“如鱼得水”,而且掌握话语权,因此,不愿意真正启动打破“四唯”评价体系的改革,这也是之前的治理效果不甚理想的重要原因。二是来自公众对打破“四唯”体系之后能否建立公平公正的评价体系的担忧。在取消论文、学历等硬性指标后,人们担心评价中出现人情交易、潜规则,担心会出现更多的“跑要”问题。

  因此,要清理“四唯”,就必须直面这些阻力。一方面,应该改革治理模式,不能仍由目前拥有很大人才评价话语权的“大牛”们主持治理,而应该就治理方案,听取所有普通教师、科研人员的意见,进行民主决策,这样才能破除既得利益的阻力。另一方面,应该改革目前以行政为主导的人才评价体系,建立学术共同体,推进专业评价,这是在打破“四唯”评价之后,保障评价公平公正的关键改革。人才评价不能实行简单的数量评价,而且,专业人才评价,必须有专业标准。因此,对人才的评价必须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且必须进行专业同行评价。所谓专业同行评价,就是由专业同行委员会按专业的标准对人才的专业能力与具体的贡献进行评价。这将引导人才专注专业事务,促进人才的专业化发展。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