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人民网评:乘势而上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8年10月17日 07:54   来源:人民网   华宁

  今年10月17日是第五个国家扶贫日。“天地之大,黎元为先。”让我们向扶贫减贫事业致以崇高敬意,向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干部群众致以热烈掌声。

  这是独一无二的减贫成果。“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对解决贫困问题一筹莫展,但中国在解决贫困问题上取得的显著成效,在世界上首屈一指,令人赞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农村累计减贫6853万人,减贫幅度接近70%,年均减贫1370万人;贫困发生率也从2012年末的10.2%下降到2017年末的3.1%。短短几年时间,中国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辉煌篇章,在世界上赢得广泛赞誉。

  这是举世瞩目的减贫经验。从建立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扶贫扶到家的精准扶贫机制,到扶贫扶智、扶贫扶志的扶贫战略创新,从发挥好集中力量攻关、万众一心克难的制度优势,到放大产业资金、社会资金、信贷资金等社会资源功效,从定人、定计划、定任务的目标管理到督察考核、奖优惩劣的绩效管理,中国特色的脱贫攻坚制度体系,对全球减贫事业具有实质性的借鉴意义,为发展中国家实现更好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扶贫开发的显著成就,源自掷地有声、重于泰山的庄严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绝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让中国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这个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目标,承载着中国共产党饮水思源的为民初心,也见证着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

  扶贫开发的显著成就也充分表明,深度贫困并不可怕,深度贫困是完全可以战胜的。当前我国的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扶贫工作成绩斐然,但也任务艰巨。从现实情况看,从结构上看,剩下的贫困人口大都是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的地区和群众,越往后脱贫成本越高、难度越大。从政策落实看,有些地方的扶贫开发责任还没有完全落到实处,追求面子工程、追求短期政绩甚至搞“数字脱贫”的问题依然存在。只有切实增强脱贫攻坚的责任感、自信心,不怕“长征”难,勇向“虎山”行,才能啃下这些扶贫领域的“硬骨头”。

  脱贫攻坚是一项民心工程,扶贫工作是一项良心工作。一部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缓解消除贫困、追求共同富裕和公平正义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曾动情地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最关注的工作之一就是贫困人口脱贫。”近年来,党政机关定点扶贫、东西部对口支援、军队武警大力支持,非公经济、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全面参与,一个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各方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已然形成,助力脱贫攻坚已经成为全社会所有群体参与、凝心聚力的集体性活动。

  “确保脱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打赢脱贫攻坚战已剩下不到3年时间,当前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已经明确,关键是要乘势而上真抓实干、推动落实。我们立下愚公之志、砥砺为民之心、发扬实干苦干之风、下足绣花功夫,着力夯实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基础,一定能如期实现到2020年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美好愿景。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