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获悉,学校和幼儿园将陆续开学或开园。由于学校的供餐群体特殊,供餐人数众多,学校食品安全关系学生的身体健康,而夏秋季又是校园食物中毒的易发季节。对此,市场监管总局于近日发布了《关于加强秋季开学学校和幼儿园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通知》强调,学校一律不得把外购散装的冷食类食品、生食类食品、裱花糕点等高风险食品直接给学生食用,谨慎购买散装熟肉制品。(8月30日《大河报》)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孩子的日常在校饮食必然是平安校园建设中的重点。天大、地大、孩子的安全最大。学校食品安全更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牵动着众多家长的心弦。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了《关于加强秋季开学学校和幼儿园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防止高风险食品进校园,确保校园食品安全,这是开学的最好一课。
防止高风险食品进校园,应作为开学第一课。通知强调,禁止学校将外购高风险食品给学生食用,这是确保学生舌尖安全的必备常识。但是如何防范高风险食品进校园,不仅是通知的强调,更要有制度的防范。在暑期开学前后,有关部门与教育部门配合,适时开展学校食堂和供餐单位安全专项整治活动。重点检查许可证和健康证、食品原料索证、过期食品、设施餐具、环境卫生、交叉污染、加工制作及菜品留样等关键环节,及时排查食品安全隐患,预防群体性食物中毒的发生。
突出餐饮服务环节监管工作重点,主动防范校园食品安全系统性风险。进一步完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准入制度,学校食堂承包单位、A级盒饭企业进校园等准入制度,严格准入条件、审核流程和准入审查,鼓励餐饮经营者依法经营。餐饮企业、食品生产经营者和机关学校食堂率先垂范、严格自律,深入查找制约食品安全的各项关键因素,落实解决办法,切实保障师生“舌尖上的安全”。督促学校食堂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原料采购、索证索票、清洗消毒、人员管理、食品加工、食品留样等关键环节,及时排查风险隐患。此外,采用外送餐供餐的学校,还要严格供餐企业准入管理,供餐企业必须通过统一组织招标统一招标,食堂食品保证可追溯。为进一步提升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和保障水平,推进学校食堂餐饮服务单位创建工作。
确保校园舌尖安全必须做到两手抓,同步管理监督。既要防范外购高风险食品,也应抓好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风险。作为教育部门应始终把学校食品安全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学校食品安全监管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加强对学校食堂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增强责任意识,规范日常行为。加工制作菜品及肉品、熟食及半成品与食品原料的工具必须分开配置、分类存放,防止交叉污染;隔夜剩菜禁止食用,严禁加工食用凉拌菜、四季豆、豆浆等高风险食品。有关部门应认真落实监管责任,严格督促检查。加强与教育部门的沟通联系,力求形成监管合力。并通过明察暗访,突击检查等多种形式开展联合督促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通过开展学校食堂开放日、食品安全知识进校园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在校师生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防范外购高风险食品进校园,必须筑牢“舌尖安全”防火墙。应层层签订食品安全监管责任书,明确监管重点、制定监管对策、落实监管责任,建立科学的执法监督和考核体系,积极倡导“履职免责”的科学监管理念。同时加强食品安全教育,提高食品安全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从小讲卫生、少吃零食的好习惯。校园食安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加强孩子们对食品安全的认识,是安全教育的重中之重。构筑学校食品安全保障防线,确保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