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是新时代中国和非洲国家求合作谋发展的一次重大盛会。始于2000年的中非合作论坛经历18年的发展,迎来了她的成人礼。在该论坛机制运作的18年中,中非各国在传承友好历史合作基础上,遵循平等、互利、合作、共赢原则开展了广泛的合作:政治互信进一步加强,经贸合作不断深化,中非各国团结合作,为实现各自的独立自主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非合作论坛由此成为推动国际对非合作的引领者。站在新时代起点上,北京峰会是中国和广大非洲发展中国家在新形势下进一步交换发展理念,探讨深化合作路径,寻求应对发展挑战,实现共同发展并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重要会议。
“合作共赢,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此次北京峰会议题设置既反映了近代以来中非友好合作的历史,又体现了新时代国际合作的主旋律。在实力至上、霸权盛行的旧时代,中国和广大非洲国家人民在应对生存挑战的过程中形成了休戚与共的兄弟、同志关系。在贸易保护、反全球化日益盛行的当前,中国和广大非洲国家将在应对发展挑战中进一步提升合作水平,形成更加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
唱响峰会的“中非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和非洲国家向世界展示共同的发展理念。从“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到“2030议程”,对全人类共同发展的关注已经成为21世纪全球范围内的主流发展理念。2013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坦桑尼亚访问期间提出的“中非命运共同体”概念是对中非关系性质的总结和精确定位,反映了长期以来中国和非洲国家彼此关注其发展需求和核心利益,都把对方的发展视为自己的机遇,都在积极通过加强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繁荣的历史。“中非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倡导的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基础。2017年1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日内瓦发表“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演讲后,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来支持非洲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写入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五十五届会议报告,已经成为联合国非洲发展决议的重要内容。以“中非命运共同体”为主旋律的峰会,充分表明了中国和非洲国家在维护人类共同利益方面的立场。
“一带一路”对接非洲发展议题深化互补性合作。“一带一路”作为中国的对外合作倡议,旨在以“共商”、“共建”、“共享”原则通过“五通”(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创新增长和发展模式,推动广泛国家间合作,打造人类平衡普惠发展模式,促进人类社会经济共同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非洲很多国家长期存在资源潜力不能转化为增长力和发展的现实,甚至陷入有开发无发展的困境。21世纪以来,“非盟”形成了依托“资源走廊”、“空间走廊”、“发展走廊”实现“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及“2063议程”目标的全非共识及重要区域合作规划。由此,“一带一路”同非洲发展方案有着多领域的互补合作空间。北京峰会将为有效整合中非互补性合作做出新的探索。
高水平合作开拓发展新路径。一方面,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将推动世界更广泛国家的合作。“一带一路”和“中非合作论坛”都是开放的合作机制。“一带一路”倡议为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打造了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合作架构。在当前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只有更多的国家参与到合作中来,便利化市场要素流动,共商、共建、共享开放的世界经济,才能促进世界经济的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为世界发展提供了多元化发展选择和发展动力。另一方面,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将推动更广泛议题的合作,以应对当前全球范围内面临的诸如气候问题、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治、生物多样性维护等众多的共同问题。
金秋的北京,世界人民将见证中国和广大非洲国家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以“真实亲诚”理念,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合作。(作者杨宝荣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非洲研究室副主任)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