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好宏观总量与微观信贷的关系

2018年08月21日 07:02   来源:经济日报   

  如何处理好宏观总量与微观信贷的关系已成为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重要一环。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日前召开第二次会议,特别指出,在流动性总量保持合理充裕的条件下,面对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必须更加重视打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会议指出,在把握好货币总闸门的前提下,要在信贷考核和内部激励上下更大功夫,增强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内生动力。

  这其中有着两个问题待解:一是如何调动金融机构的资金投放意愿?二是内生动力被调动起来之后,如何促进金融机构将资金投向小微企业?

  先看第一个问题。在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体的市场背景下,银行业无疑是实现货币政策目标传导的主要渠道。据笔者了解,近年来,受制于部分地区信用环境下滑,商业银行信贷投放颇为谨慎。此外,在表外融资需求逐渐转向表内的过程中,大多数银行均面临资本金压力,信贷投放的能力、空间受到一定限制。

  再看第二个问题。众所周知,小微企业融资是一个世界级难题,需解决高信任成本、风险收益不匹配等核心问题。经过多年探索,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目前银行业已完成了诸多创新,如单列信贷计划,将传统的抵质押物担保方式变为看“三水”“三表”,灵活调整企业还款方式,与政府风险补偿金形成合力为企业增加授信额度等。

  但小微企业风险抵抗力弱、生命周期短、还款来源不稳定等问题仍让金融机构“犯难”。因此,在流动性总量保持合理充裕的条件下,如何让资金更加顺畅地流入小微企业成为问题关键。为此,接下来需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提升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融资的能力,做好包括个体工商户和农户在内的普惠金融工作,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是加快建立有效调动基层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基层信贷员掌握小微企业第一手情况,是服务小微企业的主力军,但从其个人激励的角度看,由于单笔贷款数额较小,服务几十个小微企业的绩效才相当于服务一个大中型企业。此外,一旦其所服务的小微企业出现还款逾期甚至形成不良贷款,基层信贷员还需要承担相应责任。

  为此,多家银行此前已建立了信贷员的小微企业“尽职免责”制度,今后还需继续细化尽职免责办法。此外,银行还需制定独立的信贷计划,优化统计核算机制,完善绩效考核方案,推行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优惠措施,安排专项激励费用,以真正激发基层员工做好小微企业融资服务。

  二是继续推动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各家银行应认真落实前期制定的有关计划和工作方案。针对资金价格,从内部角度看,大中型银行应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合理确定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价格,带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实际贷款利率明显下降;从外部角度看,银行应逐步降低对抵押担保和外部评估的依赖,从源头上降低小微企业融资费用负担。

  三是进一步破解信息不对称难题。银行可主动对接相关政府部门数据,综合利用内外部数据,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加快构建线上线下综合服务渠道、智能化审批流程、差异化贷后管理等新型服务机制,满足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特色化融资服务需求。

  此外,各家银行还需积极对接有关部门和地区出台的普惠融资服务优惠政策,用好各级政府的风险补偿基金,加强与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信息共享和联动,形成服务小微企业的合力。(作者:郭子源)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