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疫苗”举国关注 不能把问题拖成舆情

2018年07月27日 09:55   来源:长江日报   邢帆 杨京

  过去几天,“问题疫苗”一直是举国关注的焦点。现在,国务院调查组正在长春开展调查工作,国家药监局决定彻查全国45家疫苗企业。这件事情还远没到结束的时候。

  警惕“周末效应”

  我们以时间轴,来看看问题疫苗舆情是如何发生、发展的——

  7月15日,国家药监局发布通告称,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存在记录造假等严重违规行为,违法违规生产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

  7月19日,长生生物发布公告称,其子公司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收到了《吉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决定书》。决定书中称,该公司生产的某一批次百白破疫苗效价指标不合格。

  7月21日,一篇文章在社交媒体上刷屏,有关问题疫苗的话题立刻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均针对此事发表了评论,门户网站、自媒体、微博等互联网平台上,网友们也开始跟进关注、发帖。

  值得注意的是,通告发布、自媒体文章刷屏,时间分别在周日和周六,非工作日。周末双休,人们离开了工作岗位;时间上来说,从周五下班到周一上班,中间有60多个小时。

  这么长的时间,周末的相对“空窗期”,既可以趁人不注意,让人忽略或淡忘,也可以趁人没反应过来,延长舆论蓄势和发酵时间。

  于是,出于不同目的,周末往往成为发布重要信息的“黄金档”。一些重要政务信息、公示公告等,选择周末发布,以避免引起过度关注,刻意低调处理;一些早已储备好的“爆款”文章,刻意选择周末发布,以推动话题形成更长的发酵期。

  比如关于问题疫苗的那篇“爆款”文章,在21日刷屏,经过周六、周日两天的持续发酵、聚势,网友调侃说“等待周一上班看相关处理”,舆情已成汹涌之势。

  信息发布的这种“周末效应”,值得我们注意并警惕。

  解决问题而不是平息舆情

  “问题疫苗”舆情提醒我们,处理和解决问题不能靠舆情推着走。

  舆情推动着“问题疫苗”充分曝光,也产生各种“次生灾害”,譬如谣言的传播,恐慌情绪的蔓延等。舆情的背后是问题,因为存在问题,或者问题没有很好解决,才可能形成舆情。尤其是像问题疫苗这样的问题,它不是部分人群、部分地区才关注,而是所有人都会关心关注,是全国性的热点,所以才会形成普遍的舆情。

  平息了舆情,不等于解决了问题。舆情暴露问题,使问题无法再遮掩。在一些人看来,没有出现舆情似乎就表明没事,出现舆情了就开始有所行动。很多时候,问题并非没有反映和举报,但没有变成网络舆情,换句话说,没有被更多人关注到,形成汹汹群情,问题的解决似乎就可以缓一点、柔一些。

  甚至一些原本很普通的问题,因为回应不积极,处理不及时,甚至刻意“低调”,最后演变成一场“舆情事件”。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回应问题,应有其正常的机制制度,哪怕没有舆情发生,这套机制制度也应正常运转、发挥作用。不能总等舆情来“倒逼”,更不能把解决问题当成是平息舆情。

  热点可以转移,工作要保持定力

  互联网时代,舆情呈现出新的特点。网络信息铺天盖地,舆论热点加速变化和转移,“保温期”较短,这是客观传播规律,或许无法改变。

  但政府工作不能因之转移,工作力度也不能因热点转移而衰减。无论热点怎么变,舆论是否“健忘”,政府工作都要紧紧瞄住问题,该回应的就要及时回应,该解决的问题就要努力解决。

  譬如问题疫苗事件,另一个新的舆论热点已经出现,但问题疫苗的调查处理等等,还要持续进行下去,直至给人民群众一个满意的答案。

  很多时候,舆论来得快,也去得快,从一些舆情涉及的相关地方或部门来说,随着热点转移,他们的工作也随之减压,新闻“断篇”了,工作也开始“烂尾”。一些社会问题看似反反复复地出现,其实没有彻底有效解决。长生生物的“问题疫苗”去年就被曝光,时下又被旧事重提,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下一个热点覆盖上一个热点,舆情走势也无法随时预判,但我们的政府工作必须实打实,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推进,需保持足够定力。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