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个税起征点上调 迈出减负与公平一大步

2018年06月19日 15:47   来源:南方网   木须虫

  备受关注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19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这次大修也将迎来一次根本性变革: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劳动性所得首次实行综合征税;个税起征点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万元);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优化调整税率结构,扩大较低档税率级距……(6月19日中国新闻网)

  个税改革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改革事项,并且在五中全会中列入改革具体日程。改革的方向是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即在现有属于个人收入分类税种征收的基础上,再对应税的所有收入进行综合,根据实际进行折扣,即在已经征收的基础上,有加有退,客观来说是对税收的二次调节,如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等统一纳入综合范围征税,养老、二孩、房贷利息等家庭负担支出纳入抵扣。同时,个税改革还将实现综合征收,即以家庭收入支出状况作为计税征缴的标准。

  个税改革承载着减负与公平两大社会期望,即减轻中低收入群体的负担,同时,让更多不同收入的劳动者纳入到应税范畴,消除个税“工薪税”的尴尬。不过,个税改革除了税制本身的科学设计之外,真正的难题还在于如何建立严密管用的征管机制,特别是以家庭收入支出为单位的征收方式,居民收入、支出的申报与核查,无疑是影响改革落地的关键,这也是改革多年裹足不前的重要症结之一。

  理性地看,个税改革很难一步到位,特别是征管机制的构建尚需诸如细节配套,水不到渠难成。那么,更务实的选择应是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在个税税制先朝着目标进一步,分步实施,稳妥推进,回应社会期待,逐步到达改革的彼岸。

  此次个税法的修订,体现的正是这一思路,以法律的形式确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税税制的大框架,在既定的11类收入所得中,让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4类比较简单直观的先纳入综合征税的范围,同时,将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列入扣除范围,让新的税制开始落地,走向实务,其它的待条件成熟后逐步列入,毫无疑问,这也是个税的一次根本性变革。

  此外,个税的起征点从3500元提高到5000元,切实回应了这些年社会有关提高起征点的期盼,而且扩大了低档税率的级距,意味着中低收入者的税负将更轻,再加上支出的抵扣,很多工薪收入者,都会进入免税的行列。很明显,个税修法迈出减负与公平一大步,再一次释放出改革的红利,而未来随着征管机制的完善,再按家庭综合计税征收,更值得期待。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为实干者撑腰,为干事者鼓劲    2018年04月17日
  • ·以严肃问责为机构改革保驾护航    2018年04月08日
  • ·机构改革要贯彻好一个指向    2018年03月26日
  • ·贾康:以促改革统领全局    2018年03月05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