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莫让微信群和公众号成为股市黑嘴栖息地

2018年06月19日 07:19   来源: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安 宁

  证监会打击股市“黑嘴”再出重拳。近日,证监会党委委员、主席助理黄炜在上海召开案件调度推进会,集中督办今年第一批专项执法行动部署的8起市场“黑嘴”相关案件,集体研究案件查办思路、证据构成、法律适用等疑难复杂问题。

  笔者认为,加大打击股市“黑嘴”的力度彰显出监管层对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决心,同时,这也是切实维护市场信息传播和公平交易秩序的必要保证。

  股市“黑嘴”一直以来都是资本市场的顽疾之一,不仅损害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切身利益,也阻碍着市场的发展,危害不容忽视。一些出名的“黑嘴”,在市场上买入某只股票,然后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传播手段,强力推荐该股,等其上涨后卖出,自己赢得巨额利润,而跟随的散户则被“晒在沙滩上”。

  中国证监会主席刘士余曾表示,有些券商的分析师“语不惊人死不休”,预测指数能到个位。事实上,全球也没有券商经济学家这么预测的。

  近年来,随着微博、股吧等网络自媒介的兴起,“黑嘴”不再依赖报刊、电视节目、门户网站等公众媒体,而是借助微博、QQ群、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直播网站等自媒体平台,以发布短视频、帖子、群消息等方式散布荐股信息,荐股手段更加隐蔽,规避监管意图明显。

  因此,针对市场反映强烈的股市“黑嘴”违法从事投资咨询业务,误导投资者参与交易,甚至编造、传播虚假信息,伺机实施操纵市场等不公平交易行为,从中谋取非法利益的突出问题,证监会专门部署开展今年第一批专项执法行动,统筹组织调配系统执法单位,集中查办股市“黑嘴”相关案件。5月6日,知名证券节目主持人廖英强因通过公开平台荐股,而后实施“抢帽子”交易,被证监会开出1.29亿元罚单。

  股市“黑嘴”及其衍生的违法行为严重扰乱资本市场信息传播秩序,是危害市场健康运行的“毒瘤”。打好这场专项执法行动攻坚战,对有效震慑违法行为,铲除市场“毒瘤”,切实维护市场信息传播和公平交易秩序具有全局性的重要意义。

  笔者认为,在这场“战役”中,不能单凭证监会的单打独斗,应该多部门联合多管齐下,宣传部门、公安部门和证监会可联合执法,提升打击“黑嘴”的威慑力,让“黑嘴”没有滋生的空间。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