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自2014年开始试点医联体,至今各区医联体的数量已过百。未来医联体将如何发展?有媒体记者从各区了解到,现有的广州医联体中多数是“松散型”医联体,因此一些区已经开始探索建立“紧密型”的医联体发展模式,被称为“医共体”。业内人士介绍,这将是医联体下一步的发展目标,可以称为“医联体2.0”。
医联体是指区域医疗联合体,具体路径是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通常由一个区域内的三级医院牵头,与二级医院、社区医院、村医院共同组成一个医疗联合体。其目的是为了解决民众看病难的问题,比如,一些小病在基层社区医院也能够得到治疗,或者一些病可以通过“共享”医联体内部的医疗技术、设备而得到就近治疗。
广州的医联体目前已经探索了4年,各区已建立了144个医联体。从成果看,应该说是明显的。几个数据可以说明:全市三级医院诊疗量同比下降3.55%,基层诊疗量增长12.46%,占全市医疗机构诊疗量比例超过三成;2015年以来,广州市三级医院下沉基层7738人次,接受4526人次基层进修学习。
就目前来看,尽管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多数医联体“松散”的格局,并没有得到彻底改观。比如,部分医联体,只是达成了“联体”协议,并没有实质性操作;一些医联体,内部资源的整合不强,远谈不上“联体”,或者说加入“联体”的医院的层级、数量不多,发挥的效力有限。因此,像荔湾区鼓励民营医疗机构牵头组建医联体,海珠区组建“专家库”提升基层医院医疗水平等新尝试,可以说是针对前一阶段探索上的不足的一种针对性的纠偏和强化。
从全国范围看,医联体的探索有多种模式,像北京、上海、安徽等地的医院都有相对成功的做法,广州也可以通过学习、借鉴,并结合自身医疗资源的特点,因地制宜打造自己的医联体模式。但无论哪一种模式,都不能回避一些共性问题的解决,广州若在这些问题上有本质突破,无疑可实现医联体建设上的“弯道超车”。
具体而言,一如有专业人士在网络问答上指出的,目前的医联体建设,主要还面临以下几重障碍:首先是医联体内部的责任认定问题——比如,一个患者在基层医院就医,通过医联体内部的绿色通道进行远程治疗,若发生医疗事故,责任该如何界定?责任不厘清,就很有可能影响各参与医院的积极性,最终削弱医联体的优势。
其次,在医联体内部,医务人员的考核和激励机制该如何设计?比如,基层医院的任务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待遇是否有相应提升,而大医院的医务人员参与了基层医院的会诊、技术指导,又该如何作适当而公平的激励?其他还包括,全科医生的培养,患者信息的共享等等工作,若不能跟进,也都会影响医联体实际红利的释放。
医联体建设,不该只是简单的搞合并和划定“势力范围”,而是要从管理、资源分配、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确立新的医疗秩序和生态,产生1+1>2的化学反应。广州打造“医联体2.0”,除了要为各区的主动创新提供空间,也应该在更高层面着力推动一些关键问题的解决,破除机制障碍,如此才能真正打造出有自身优势的医联体模式,真正让医联体建设最大限度惠及市民。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