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短视频要有正确的流行方式

2018年04月09日 07:36   来源:北京晨报   范子军

  从上世纪60年代到2018年,互联网诞生近五十年以来,人们的生活正越来越便利。另一方面,从“无图无真相”到短视频盛行,互联网“景观”也让越来越多人“沉迷”。短视频流行的当下,你有多久没放下手机了?(4月8日中新网)

  网络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与之相对应的“流行色”,自然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无论是校园学子还是城市打工者,在紧张的学习、工作、生活之余,手游、短视频等无疑有效弥补了大家娱乐资源不足的短板,给大家提供了愉悦身心、消遣寂寞的路径,因而短视频的流行本身具有一定的必然性,甚至可以说是一个不可逆转的现象,直到有受用户欢迎的网络新产品应用取而代之。

  对短视频流行的担忧,未必是“沉迷”本身,而是热衷于追捧短视频的方式是否妥当、短视频内容是否健康、阳光、有价值。诸如专注于拍短视频而失手摔伤孩子引发的围观,低俗、恶搞等不良内容短视频引发的反感,以及过于肤浅、无聊引发的吐槽等等,大家担心的是过度沉迷不仅可能荒废了宝贵的光阴,而且可能给主流道德价值观带来不良袭扰,甚至于导致悲剧的发生。

  短视频的流行不可怕,可怕的是没营养,缺含金量,甚至于有“毒”;我们大可不必后怕于短视频的流行,而应该多反思如何引导和追求正确的流行方式。枯燥乏味的短视频自然没有市场,内容不雅、违法的短视频必然为法律不容,不能给人们带来有益价值的短视频会逐渐受到冷落,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内容向上、格调高雅、富有正能量的短视频,我们恰恰乐见其流行。

  作为大众参与与专业制作并存的短视频,既需要生产、供给方坚守道德伦理和法律底线,秉持起码的社会责任,也需要用户消费的理性选择、取舍,注意适度娱乐,远离平庸粗糙,抵制不良内容,形成健康的生产链、供应链和消费链。短视频的流行如此,其他网络信息、内容的传播和流行同样不例外。

(责任编辑:李焱)

閸掑棔闊╅崚甯窗
延伸阅读
  • ·抖音流量变现,别忽视内容审核    2018年04月09日
  • ·短视频平台岂能成为造假者乐土    2018年03月26日
  • ·视频网站怎能让利益压倒责任?    2018年02月01日
  • ·谁躲在暴力视频背后数钱?    2018年01月29日
  • ·谁的短视频能“替法出头”?    2018年01月29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