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蛙刷屏,该考虑拓展朋友圈了

2018年01月26日 07:35   来源:红网   吴云青

  今天一位同事向我透露了养蛙游戏的一个秘诀——把手机的系统时间设置往后推几个小时,就能进游戏采摘几个小时后才能长出来的四叶草,这样就不怕睡眠时间采不到草了!

  昨晚正好有另一位朋友说想在睡前采7棵草给呱儿子买帐篷,等了好久才长出两棵。她要是知道这个秘诀一定很高兴。

  ——等等,这不是“佛系游戏”吗?采个草都这么紧张,“佛系”啥啊?

  号称“佛系”手游的《旅蛙》风靡,网上有不少分析。有人从中看出现代人内心寂寞如雪,有人看出养蛙者潜意识里想养娃……我想说:可拉倒吧。还不就是因为大家都在养,咱不养怕跟不上趟吗?

  游戏里的青蛙想干嘛就干嘛,确实是“佛系”蛙,成功吸引这么多玩家,却未必能证明人们跟“佛系”生活的契合度有多高,更多还是出于跟风,或为了跟朋友有话可说吧?真正“佛系”的人,反应可能是:“什么?有个养蛙的游戏?……哦,等我什么时候有空了再说吧。”

  我们曾经分析青少年沉迷手游的原因,其中一项就是社交需求,并且开了“多出去走走,多开拓视野”的药方。现在不少成年人也一窝蜂地养蛙,再回想以前一窝蜂地偷菜,当时还有人定闹钟半夜爬起来偷菜的,足以证明咱们没啥资格鄙视沉迷“王者农药”的中小学生。不能人家沉迷农药,就是精神障碍,我沉迷养蛙,就是一个内涵深刻的社会现象。

  或许这事儿能让人们对“网瘾少年”产生新的认识。打游戏就像谈恋爱,总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没接触之前,谁都冷静理智如同福尔摩斯,接触之后就不好说了。对于爱错人的人,我们多半报以同情,那么对于沉迷游戏的人,是不是也可以多一点理解和宽容呢?

  不过,还是得正视问题。偷菜和养蛙的流行,说明成熟理智的人也有难以抵挡交际圈子的怂恿和暗示的时候。开给“网瘾少年”的“多开拓视野”的药方,对成年人同样有效。打开朋友圈看看……蛙还是要有的,有蛙说明你的圈子紧跟潮流,但假如放眼望去全是蛙,万绿丛中一点红都没有,这其实是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可别简单地理解为你也应该养蛙了。

  如果对未来有所期待,不想随波逐流被人牵着鼻子走,那便留心塑造自己的圈子吧。多交几个好读书的朋友,暗中屏蔽几个负能量段子手,让身边除了有人养蛙,有人跳跳,有人鸡汤,有人直播答题,也有人读书,有人奋斗,有人在展示更广阔的世界和人生的更多可能。给自己多一些参照和选择,或许就没那么容易身不由己,或者即使被拉进了某个原地打转的圈子,也有更多机会走回人生的慢跑道上。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