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刷票的“烧钱游戏”别再玩了

2017年10月10日 09:18   来源:华西都市报   朱昌俊

  如今在微信朋友圈存在大量的投票链接,如“××之星评选”“最佳××”等,其中一部分更是涉及未成年人的投票。为给孩子拉票,有的家庭发动所有关系网,将投票链接转发到N个群以求点击。有的家庭则走捷径,通过刷票公司、买票等操作让孩子的票数高高在上。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投票链接中,任何人可以花钱购买礼物送给选手,花的钱越多,购买的礼物越好,票数也上升得越快。(新京报)

  朋友圈投票的泛滥之势,其实早就受到诟病。而最新的媒体调查则表明,被各种利益诉求“深度开发”的朋友圈投票,其“糟点”已不仅仅是引发人际关系的焦虑,而陷入利益绑架甚至是法律漩涡之中。

  有刷票公司专门承接“拉票”的活儿,不少投票刷票APP也应运而生;家长买票所花费的钱一般由投票网页开发者和活动主办方所得;选手票数可以在后台进行更改;网上投票活动涉及填写个人信息,存在个人信息被倒卖可能性……不难看出,标榜“公平公正”的朋友圈投票,不知不觉就已异化为由各种复杂利益主宰的狂欢。

  从发展过程来看,朋友圈投票大致经历了三个逐步被异化的过程。最初或确实是便于一些活动组织者用来提升受众的参与性,如幼儿园举办的一些比赛,引入投票机制,或意在促进家长的参与;后来一些商家则以这种方式来搞变相的商业化营销;再发展到如今,从制作投票页面到刷票再到投票者的个人信息处理的各个环节,都被各种利益方以各种方式所控制,其中一些是打擦边球,一些其实已经涉嫌违法。总体上,已成为某种失控的利益实现工具。

  朋友圈投票的程序设置,确实能够给人以“公平”的亲近感。但在一 开始,这种有关公平的期待或便只是存在于想象之中。道理很简单,即便没有后来可以“买票”的漏洞,最初的请求熟人投票的操作方式,也与真正的评比没多大关系,而更多是参与者人脉的比拼;到后来随着各种刷票APP的上线,则逐步演变为“烧钱游戏”,就更无公平可言了。而抛开公平性的疑问,这种方式可能引发的道德危机也不容忽视,比如未成年之间的拉票很可能助长攀比心理,而其它一些正式活动采取这种“评比”方式,更是心知肚明的造假。

  因此,那些仍把朋友圈投票视作“新玩法”和时尚的个人与组织者,该“醒悟”过来了,而对于一些涉嫌违法的刷票APP、违规获取投票人信息的公司与个人,相关部门更应该有必要的干预行动。总之,这种异化的朋友圈投票“游戏”,该休矣。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