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商务部发言人:望有关国家为投资者创造良好投资环境

2018年01月12日 07:24   来源:南方日报   

  中国经济为什么能?中国做对了什么?对中国发展成功秘诀的探讨,近年来几乎成为国际社会的一门“显学”。有人将其归因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有人惊叹于中国的市场体量、人口红利,还有人从中国人民勤劳节俭的性格中找寻答案。但不管如何解码中国成功的“方程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一个躲不开绕不过的“常量”。

  ——《人民日报》刊发评论《读懂现代化的“中国魔力”》

  说到底,精准化的要义是实效化、长效化,关键是抓规律、抓深化,需要扭住职责任务和工作目标,以钉钉子精神孜孜以求。以纠正“四风”为例,没有坚持,就没有深化;没有“靶向意识”,就很难巩固拓展。精准化绝非花拳绣腿、浅尝辄止,而要久久为功、步步为营,以严实深细的作风把作风建设进行到底。

  ——《中国纪检监察报》刊发评论《坚持“靶向意识”,做到精准发力》

  中法关系早已超越简单的买卖关系。双方合作的广度、深度不断拓展,发展活力和后劲不断增强,利益融合得更加紧密。我们对两国关系前景充满信心。

  ——1月8日至10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外交部发言人陆慷称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方舰艇在有关海域的活动完全正当合法。日方在对此心知肚明的情况下恶人先告状,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大肆炒作中国军队正当合法的维权行动,我们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中国军队将一如既往采取一切必要手段,坚定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和安全利益。

  ——日方炒作中国海军舰艇进入钓鱼岛毗连区,国防部有关负责人称

  很遗憾地看到,有关中国企业在美开展的正常商业性投资并购,再次因为所谓的“国家安全”原因受阻。我们不反对有关国家对外国投资开展正常的安全审查,但是我们对以“国家安全”为由对外国投资设置“玻璃门”“弹簧门”的倾向表示担忧。希望有关国家能够采取切实的行动,为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各国投资者创造公平、公正、公开、可预期的投资环境。

  ——商务部发言人高峰

  近日,有人在网上发帖称新版历史教科书删去了“文化大革命”一课,引发网民关注。实际情况是,统编初中历史教材八年级下册专题讲述了“文化大革命”,将在2018年3月春季学期投入使用。

  ——人民教育出版社回应

  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在办理相关手续、进场施工前,均应向行业主管部门或监管部门提交施工项目总承包单位或项目标段合同承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的证明,作为保证工程安全施工的具体措施之一。未参加工伤保险的项目和标段,主管部门、监管部门要及时督促整改,即时补办参加工伤保险手续,杜绝“未参保,先开工”甚至“只施工,不参保”现象。

  ——6部门印发《关于铁路、公路、水运、水利、能源、机场工程建设项目参加工伤保险工作的通知》

  环保税的收入规模在税收总收入中占比很小,开征环保税不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而是构建绿色税制,发挥税收“杠杆”调节作用,引导企业既算经济账,也算环保账,助力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总目标。

  ——国家税务总局财产和行为税司司长蔡自力

  构建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和谐相处的关键是坚持全新的开放展示模式,即坚持保护第一、因地制宜、适度开放的原则。改变以往简单的开放模式,将自然环境、景观特色、建筑细节、历史遗迹等都纳入展示范围,要采取陈列展示、数字展示等多种开放展示手段。同时,保护文化遗产也要融入人们当下的生活。要探索、鼓励当地群众参与开放展示模式,使人们从保护中获益,激励民众保护文化遗产的积极性。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工伤保险的年龄限制该改了    2015年11月05日
  • ·不是企业太痞而是保险太软    2014年10月09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