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上网来·辉煌十九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七个关键词

2018年01月11日 18:30   来源:央视网   林万龙

  央视网消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以产业兴旺为重点、生态宜居为关键、乡风文明为保障、治理有效为基础、生活富裕为根本,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我们必须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原则,立足“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农情,着力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把乡村建设好,让亿万农民有更多获得感。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是贯彻落实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时间表: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可以看出,这个“三步走”时间表是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相一致的。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七个重要方面,即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走共同富裕之路、走质量兴农之路、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走乡村善治之路、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准确把握每个“道路”的关键词,将有助于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内涵,抓住乡村振兴战略在实施过程中的关键点。

  关键词一:融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重塑城乡关系,不能仅仅强调城镇对乡村的支持,而是要从城乡融合着手。与“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相比,“城乡融合”更加强调我国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中城乡发展的有机联系和相互促进,更加强调把乡村的发展与城镇的发展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在城乡融合的发展模式中,工农关系不应再是单向的“以工补农、以城带乡”,而是双向的“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城乡之间要实现全面融合和共同繁荣。这是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城乡关系发展思路的与时俱进。

  关键词二:创新。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必须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农民的共同富裕,不能仅仅强调坚持集体经济所有制,而是要创新集体经济运行机制,以更好地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确保农民受益。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集体经济都将兼具提高农民收入和承担部分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和公共福利职能的双重功能。但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集体经济必须顺应新时代的新要求,创新改革,构建起产权清晰、治理有效的运行机制,以更好地应对和参与市场竞争,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激活主体、激活要素,从而更好地确保农民走共同富裕之路。

  关键词三:竞争力。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必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加快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不能一味靠保护和补贴,而是要通过不断提高农业竞争力来加以实现。我国是人地关系极为紧张的国家,耕地资源极其有限。即便是在实现高度城镇化之后,我国人均经营的耕地面积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农地经营规模相比,仍将属于小规模经营。因此,我国农业竞争力的提高不能试图简单依靠扩大农地规模来实现,而要全面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等,加快构建一个综合性的、有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

  关键词四:协调。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实现和谐共生和绿色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理念和口号上,而要协调好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因此,建立和完善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增加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

  关键词五:传承。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乡村文化的兴盛,不能仅仅强调现代性,而且要高度注重传统文明的传承。在收入水平显著提升,基础设施和社会福利建设取得巨大成效之后,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中国是具有悠久文化历史和优秀文化传统的国家。我国乡村存留有几千年优秀农耕文明的基因,这是乡村文化建设的宝贵财富,必须保护好、挖掘好、利用好,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落实与弘扬优秀中华文明结合起来。

  关键词六:“三治”结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必须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中国特色的乡村治理不能仅仅依靠法治,而是要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城市与乡村各有特点,城乡融合不是消灭而是要体现城乡差异性的特色,要把多样性统一起来,和谐起来,这就要求在法治之外,要发挥乡村的自治功能,实现乡村的自主发展、差异化发展,实现“和而不同”的城乡融合发展。中国的乡村治理还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养分的充分吸收,德治是非常重要的非正式制度安排,是我国乡村治理的独特之处,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因此,只有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才能实现乡村善治。

  关键词七:可持续。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必须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精准脱贫不能简单看短期内的脱贫效果,更要看脱贫成果的可持续性。目前,各地精准脱贫攻坚战如火如荼、成效显著,每年都有千万以上的贫困农户脱贫,部分贫困县已经摘帽。但是也应注意到,有部分地方的扶贫工作存有急功近利的思想,满足于短期内提高贫困户的收入,没有建立起贫困户稳定脱贫的增收机制;有部分贫困户存有“等靠要”思想,缺乏自力更生改善自身生活状况的内在动力。这两种状况都不利于脱贫成果的可持续性。脱贫攻坚战要特别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要帮助贫困人口树立自主发展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发展动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可持续的脱贫成果。

  这七个关键词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其中包含了大量需要开展的工作。接下来,我们要继续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作者: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林万龙)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