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课】保障和改善民生

2018年01月08日 07:24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对此,我们需要从以下3个方面来深刻领会。

  第一,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贯彻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这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检验党的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就是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实处,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我们党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增进民生福祉,努力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第二,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所产生的现实需要。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在这个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公平意识、法治意识、参与意识、监督意识、维权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因此,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就要正确把握和顺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第三,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建党100年时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而全面小康能否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很大程度上与民生保障和改善紧密相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因此,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就是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为如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持续奋斗、接力奋斗、不懈奋斗。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摘自《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出版,经济日报有删节)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