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志”和“扶智”是扶贫的“双剑”

2018年01月02日 07:40   来源:红网   盛大林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说:“2017年,又有1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340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扶贫搬迁……”照着这样的速度,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肯定可以实现。不过,已经脱贫的人还有可能返贫,甚至出现新的贫困人口。那么,怎么办?习近平早就提出了两个办法:一是“扶贫先扶志”,一是“扶贫必扶智”。

  “扶志”,就是匡扶志气,帮助贫困人口树立脱贫致富的志向,建立克服困难的信心,拥有向往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习近平强调:“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能否实现‘先飞’‘先富’,首先要看我们头脑里有无这种意识……”如果没有这种意识,就没有努力的方向和动力,也就不可能达致美好的生活。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一些贫困群众不思进取、穷且志短,甚至安于贫困,这种状态是脱贫的大敌。

  据报道,在“孔子书包励志助学”公益活动中,就曾发生这样的事情:在广西凌云县的一所偏远的贫困小学,组织者问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十年后你在干什么?”他给出的答案竟然是“在南宁打工”。为什么呢?因为他爸爸妈妈正在南宁打工。这不禁让笔者想到了那则“放牛娃放牛是为了赚钱娶媳妇,而娶媳妇是为了生娃放牛”的经典故事。

  也是在那个山村,政府出资让村民下山创业或做些小生意,以期形成“造血”功能,但有些贫困户拒领这笔款项,因为他们担心拿了这笔钱,以后就领不到定期发放的贫困补助了。政府在山下新建了安居房,让村民们下山居住,但很多村民住不了几天就又回到了山上,继续固守贫困,或者过着“等、靠、要”的生活。这种心态,怎么可能彻底摆脱贫困呢?

  大人这样,孩子如此。循环往复,代际传递!

  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人若无志,一事无成。所以,一定要把扶贫与扶志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送温暖,更要送志气、送信心。外力可助脱贫致富,但关键还是取决于自身的努力。“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越是处于艰难困苦之中,越是要有发愤图强的志气。

  当然,光有志气也是不够的,还要有智慧和能力。眼高手低,志大才疏,同样不能成就事业。技不如人,身无长物,只能空有一腔抱负。“缺志”者不少,“缺智”者更多。

  如何“扶智”?要靠教育。教育是启迪智慧的主要方式,学校是培养能力的主要场所。而教育要趁早,所以要从孩子抓起。习近平一再强调:“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要脱贫致富,从根儿上还是要把教育抓好,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为了保障基本的教育公平,国家早就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根据法律规定,政府和家庭必须让孩子接受义务教育。然而,近年来,辍学现象却让人不得不引起重视。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3年农民子女义务教育阶段的辍学率平均为10.7%,而2013年农村初中生的毛辍学率就高达15.5%!多项调查结果表明:孩子辍学大多是自愿的,主要原因不是贫穷,而是觉得“读书无用”!

  初中都没有读完,其“智”肯定不够用。要斩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必须把学龄孩子留在学校。既要扶其物质之“穷”,也要扶其精神之“困”。励其志,长其气,支教助学,多管齐下。

  “精神扶贫”,“精准脱贫”,“精准施策”。如何“精准”?习近平曾提出六个标准: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其实,“扶贫先扶志”和“扶贫必扶智”也是“精准”的表现,因为抓住了两个关键。“输血”也好,“造血”也罢,归根结底都与“志”和“智”有关。可以说,“扶志”和“扶智”就是扶贫的“双剑”——双剑合璧,战无不胜!

  随着扶贫攻坚的不断推进,物质上贫困的人口越来越少,仍然没有脱贫的大都源于精神上的贫困。因此,扶贫的战略也应该有所调整和创新,即把扶贫重心从“物质扶贫”转移到“精神扶贫”上来。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