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乔瑞庆认为,中国的数字经济发展才刚刚开端,中国的经济基础、市场规模、人才储备、民生需求、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因素都决定了中国的数字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中国的数字经济也必将在规模和质量上进一步提升,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水城乌镇,这个船橹欸乃的江南小镇因世界互联网大会而获得新生,梦中的乌篷船与现实的互联网交相呼应,焕发出新的发展活力。12月3日,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乌镇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一个个关于“数字经济”的新观点、新思想、新规划,通过互联网从这里走向世界。数字经济的发展方向、趋势和格局将在这里孕育形成。
中国谚语云“穷家富路”,意思是出门在外必须多带一些现金,否则“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然而移动支付的兴起,却改变了支付行为,“手机在手,天下无阻”。支付宝、微信等移动支付工具,已经可以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的任何支付需要,现金成了多余的“行李”,不过这还仅是数字经济影响力的冰山一角。借助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工具,数字经济在农业、工业、服务业各个产业方面都释放着超乎寻常的能量。一方面在改造、提升、再造传统产业,另一方面则以传统产业为依托,以数字信息技术为手段,开辟出新的产业业态。移动支付作为数字经济开辟的新业态的一种,其驱动力已经不容小觑,而未来即将有更多形式的经济业态,在全方位改变着社会生产格局。
数字农业,其含义就是利用数字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大规模、全覆盖、精准化获取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信息,及时进行农业生产过程控制的新型农业。其优势在于不仅充分利用了农业资源,也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
而数字工业则是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产物,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已经成为了工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比如一部小小的手机,可以查阅信息、娱乐休闲、办公学习、支付购物,智能选择和多样应用持续升级,其功能已经远远超越了其作为通讯设备的需求,不再是简单的工业消费品,而成为人们生活必需的应用工具。又如本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所展示的翻译机,支持中、英、韩、法等多种语言,能对4000万条日常用语进行实时翻译,其翻译功能之强大令人瞠目结舌。
数字服务业在日常生活中更是无处不在。数字化对社会产业发展的影响,尤其是对第三产业的影响可谓空前。共享经济、移动消费、电子商务等等,每一项都在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数字经济真真切切地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并起到了颠覆性作用。
总体而言,发展数字经济大有可为。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之所以将主题定为“发展数字经济 促进开放共享——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就是源于数字经济对人类生活行为、经济行为、产业结构、分配格局等多个维度的深刻改变作用。这意味着人类必须对数字经济进行深入思考探讨,积极谋划应对措施。
数据表明,中国在发展数字经济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在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发布的《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17》和《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7》蓝皮书指出,2016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总量达22.58万亿元,跃居全球第二,占GDP比重达30.3%,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蓬勃发展。成绩是可喜的,但中国的数字经济发展不止于此。发展才刚刚开端,中国的经济基础、市场规模、人才储备、民生需求、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因素都决定了中国的数字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中国的数字经济也必将在规模和质量上进一步提升,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乔瑞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