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将坚持正确义利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内容写入党章。这充分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将“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并以此向全世界庄严承诺,中国将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毫无疑问,当今全球力量格局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刻转变。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上升。随着全球性挑战不断增多,加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已是大势所趋。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必须洞察世界之变,找准发展方位,把握趋势规律,果敢应对挑战。党的十九大报告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总的来看,当前国际形势的基本特点是,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鉴于此,在文化领域,各国人民需要同心协力,坚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在政治领域,各国需要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在国际关系上,各国政府应该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支持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在经济领域,国际社会需要同舟共济,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长期以来,中国始终努力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力所能及为人类提供全球治理公共产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习近平主席日前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中国对外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我们将同各国一道,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我们将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我们将加快同有关国家商签自由贸易协定和投资协定,推动建设亚太自由贸易区,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尽早结束,构建面向全球的自由贸易区网络。”由此可见中国对外开放的决心之大、全面对外开放程度之广。
中国的治理理念和实践在国际上受到高度赞赏和广泛认同,这从近日发布的《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宣言》可见一斑。如,《宣言》承诺,共同致力于构建和平、稳定、活力、联动和繁荣的亚太命运共同体,致力于全面系统推进并最终实现亚太自由贸易区,深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等。尤其是,《宣言》将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提倡的“五通”理念纳入其中,其中提到,“我们重申,致力于在2025年前实现亚太无缝、全方位互联互通和一体化的目标。鉴于此,我们欢迎各成员努力开展合作,促进政策沟通、贸易畅通、设施联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事实上,早在今年9月中旬,第71届联合国大会就已经通过决议,将“共商共建共享”原则首次纳入全球经济治理理念。这是中国贡献的全球治理观,同时也表明国际社会越来越认同中国倡导的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全球治理理念。此前,联合国已一致通过第2344号决议,呼吁各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并首次载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都显示出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正变成全球治理新理念。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也会对全球治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作出新的重大贡献。
(作者: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 陈凤英)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