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说到底是民族的自强自信

2017年11月21日 08:52   来源:深圳特区报   张晓林

  文化自信不单单是一种文化现象,既包含了对传统优秀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也包含了对我们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自信,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自信,折射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所必然带来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的提升,是民族自豪感向历史文化领域的延伸和扩展,是综合国力增强的文化版本。因此,说到底,文化自信的实质是民族的自强和自信。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是浓墨重彩的一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并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迈进的中华民族,正在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同时还说明,在“强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与日俱增,在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中占有极大的分量,文化建设的任务更加突出、也更加重要。

  确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根本性、基础性的千钧之重,其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文化自信植根于中华民族发展的现实土壤之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自信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一个整体,它们之间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文化自信是增强和提升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支撑保障和强大精神力量,但同时又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文化反映。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作为文化理念、观念范畴、意志信念,有着文化自身的因素,但归根到底是植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土壤之中。文化自信力的高低、强弱,背后有着深刻的经济政治缘由,既为经济社会状况所左右,又从文化心理的视角反映着国家和民族的兴衰起落和发展轨迹。

  文化自信思想理念的确立,不是偶然的、随意的,有着深刻的历史必然性和时代大背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腾飞、社会发展,综合国力大增、人民生活改善、国际地位提升,物质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物质世界的巨大变化也必然影响和投射到精神世界上来,人们的精神世界也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和丰富。正是在这样的情势下,历史人物文化热、古代地域文化热、古典诗词文化热、汉字文化热、中国饮食文化热、中医药文化热、成语典故文化热、故宫学文化热、对外文化交流热等等一个接一个的文化热应运而生,彰显着中华文化的自信心和自信力。这是新时代发生在文化领域的一个深刻历史性变化,毫不夸张地说,这一变化的文化现象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而出现的。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我国生产力的大发展带来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大提升,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所发生的变化。

  从国学热、传统文化热兴起并持续升温,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和践行,再到文化自信这样一些重大思想文化理念的确立,反映了新时代思想文化发展递进的历史足迹,体现了思想文化建设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标示着我们的思想文化不断走向自觉,走向更高境界,这显然是文化自信力的增强,是文化自信力的充分展示。这说明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有了更深刻的把握,同时要看到,这也是中华民族自立、自省、自尊、自强的文化写照。正是从这个角度,我们说新时代包括国学热、传统文化热在内的文化自信,说到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民族自强的文化反映,透射着中华民族身份的认同和自豪,折射出民族向心力、凝聚力、自豪感、自信心、自尊心的提升。

  所以说,文化自信是随着新时代中华民族走向富强和实现伟大复兴而来的,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而来的,深层次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经济发展、政治昌明、社会进步,当然其背后强大的支撑和力量,自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文运与国运相通相连

  文运与国运相通相连,是带有规律性的历史现象。当文化自信受到挑战,文化凝聚力、自信力遭遇动摇和破坏,也往往是和国家民族发展遇到曲折、挫折,经济社会停滞或落后联系在一起的。人们记得,八十年代初期,拨乱反正,开启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开步伐。那时候,百废待兴,经济没有崛起,国学和传统文化不仅不受推崇,反而备受诘责,中华文化的自信和自信力无疑受到了严重挑战。面对没有摆脱的贫困落后和种种体制机制上的弊端,人们的反思既指向现实也指向历史,既指向政治经济也指向文化。

  当然,这里的积极意义和历史进步作用是应该得到肯定,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必须的。但也不能不说和贫困落后的情况下被挤压变形的精神世界和文化心态有关,也可以说是当时经济社会还没有摆脱贫困落后状况的文化反映和精神折射。

  这种情况在历史上也出现过。上世纪初的五四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荡涤旧文化,倡导白话文和新文化运动,毫无疑问是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但其中也夹杂着不加分析、笼而统之地指骂和拒斥传统文化的主张和情绪,极端者甚至还要废止中国文字等,国学和传统文化所遭受的冷遇也就可想而知了。批判国学和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剔除历史文化中所包含的窒息人们思想、禁锢社会进步的消极落后东西,是无可厚非的,但把整个国学和传统文化看成一无是处,一团漆黑,肯定是错误的。特别是把中国的积贫积弱、任人宰割,完全归咎于国学和传统文化,怀疑、动摇甚至丢掉了自己的文化自信,丧失自己民族的文化自信力,滑向文化危机的泥潭,则更是一个历史的大过错。这一历史的社会文化现象也是很难单从文化的角度说明白的,认真反思起来,也可以从中洞见处于苦难深重、民族危亡下的旧中国境地下的某种国民文化心态的扭曲变形。

  文化是人类的自我认识

  文化的发展有着相对独立性,但从根本上讲,文化之冷热是和国家、民族之兴衰联系在一起的,文化的自信也是和国家和民族的实力和强盛联系在一起的。

  从文化发生学的角度看这一现象,这是毫不奇怪的。文化是人类的自我认识。人对待文化的态度也就是对待人自身的态度。文化就是人的自我意识,对于一个人是这样,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这样。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在绵绵几千年的历史中创造的,反过来又滋养和推动了中华民族绵绵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华文化之所以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和“魂魄”,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有的精神标记,就是因为中华文化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精神追求,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理念,涵纳着只有自己才有的独一无二的发展历史,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自我意识。当国家和民族发展停滞或缓慢、遭受贫困落后挤压时,人的精神世界是受压抑的,信心是受创受挫的,看不到自己的存在和力量,很容易走向自我否定,走向否定传统历史文化的虚无主义。当经济崛起、综合国力提升时,人们又会从中感受到自身的力量,信心倍增,自豪感油然而生,从肯定传统文化中肯定自我,从欣赏传统文化中欣赏自我。

  所以,文化自信不单单是一种文化现象,既包含了对传统优秀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也包含了对我们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自信,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自信,折射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所必然带来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的提升,是民族自豪感向历史文化领域的延伸和扩展,是综合国力增强的文化版本。因此,说到底,文化自信的实质是民族的自强和自信。

  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价值观自信

  文化的灵魂是价值观,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价值观自信。坚定和提升文化自信,毫无疑问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大量事实说明,近现代以来,民族的凝聚力、感召力、影响力、竞争力往往取决于文化软实力的大小和强弱;国家的经济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兴衰成败乃至整个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也同样取决于文化软实力的大小和强弱。这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和民族动荡不已、内乱频发,政权更迭、四分五裂,发展停滞、深陷苦难,甚至有的经济发达、实力较强的国家也难以幸免。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崩塌和核心价值观的颠覆所导致的思想混乱和争斗无疑是一个重要根源。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要想在竞争中,立稳脚跟、掌握主动、赢得优势、站位靠前,就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核心价值观,增强其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在我们的核心价值观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引领和激励我们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凝聚着亿万人民群众共同的社会理想;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目标,每个社会成员都应当遵循这样的道德准则和规范。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和追求,是贯通融合、相互支撑、不可分割的整体,是紧密结合并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是文化观念,但绝不是观念王国所固有的,而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以文化观念出现的社会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毫无疑问是支配人们行为的文化意识,但这也绝不是人们头脑中主观自生的,而是需要教育、培养和弘扬,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成为引导人们价值判断和行为方式的精神信念。

  一句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于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引领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也就是说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又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需要和价值追求。显而易见,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建设和坚定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定文化自信,从而不断提升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软实力,不断焕发出人们的民族向心力、凝聚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埋头苦干、真抓实干,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作者系《求是》杂志社原总编辑)

(责任编辑:臧梦雅)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