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人工智能+医疗 别在风口燃虚火(图)

2017年10月31日 08:46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卢泽华

新华社发

  近年来,“人工智能+医疗”概念方兴未艾。最近的案例之一,是阿里健康宣布将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等签约,在人工智能研究、智慧医院建设等方面推进智慧医疗落地。

  如今人工智能技术已经逐步进入医疗领域。比如,一些医疗机构开始使用导诊机器人、云医生、语音电子病历等新型医疗手段为患者服务。一批省市级人工智能诊疗中心相继成立,一些偏远地区的医院、诊所,只要把患者病例数据在线传输至中心,就可迅速得到反馈。与此相对应的是一批高科技医疗企业的崛起——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涉足人工智能医疗的相关企业已达139家。

  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医疗领域的优势显而易见。对患者而言,高度智能化的医疗条件使得看病更加方便,还能大幅降低医疗成本,减轻负担;对医生而言,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大幅降低因主观判断或操作误差产生的风险,让诊断更加精准。如今,计算机对某些疾病的诊断已达专家水准,甚至“青出于蓝”。有研究显示,基于机器学习的人工智能算法可以根据患者的影像检查结果识别出皮肤癌的症状,且识别率要高于医生。在通过分析心电图检测心律异常方面,人工智能的识别率也要高于心脏病专家。

  有观点认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逐步走向成熟,一个万亿级的人工智能大健康产业呼之欲出。资本市场的表现似乎正印证着这一判断,一些主打“人工智能+医疗”概念的企业被投资者高度关注。同时,一些业内人士也担心,在实际应用尚未成熟的阶段,这些投资无疑是在风口处燃起“虚火”,不利于行业长远发展。

  就目前来看,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还处于简单融合的初级阶段。要想全面落地,还有许多壁垒。比如,在医疗领域,“数据孤岛”一直存在。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医疗行业,数据处理是关键。在技术层面,目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大多体现在对影像资料和数据的分析上。而人工智能如何通过与病人的直接接触和互动交流来实现精准诊断和治疗,依然是一道技术难题。同时,“人工智能+医疗”的普及,还面临着行业标准的建立、监管体系的完备、社会观念的更新等一系列问题。

  目前,中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问题还未得到根本解决,优质诊疗资源大多集中在三甲医疗机构和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而人工智能技术让高精度远程诊疗成为现实,有助于医疗资源均衡化,对解决许多民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意义重大。同时,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对“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表述,也为医疗健康产业走向智能化发展带来了极大信心。在这种情况下,处于“风口”的“人工智能+医疗”产业,应该抓住机遇,夯实底子,先练好内功,避免短期逐利驱动下的概念炒作,只有这样,才能让医疗健康产业的升级发展行稳致远。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人工智能是隐私天敌吗?    2017年10月27日
  • ·究竟该忧虑人工智能什么?    2017年10月25日
  • ·人工智能的民法定位    2017年10月24日
  • ·人工智能已站上行业风口    2017年09月22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