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保障经济稳步前行

2017年10月26日 07:43   来源:人民日报   席睿德 张龙梅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期发布的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强调了全球经济复苏正蓄势而发,并预测今明两年的增长率分别为3.6%和3.7%。这两个数字比去年的3.2%有大幅提升。不过,在增长依然不稳定、金融市场仍有波动之时,保障经济复苏需要有政策行动的支持。

  好消息是,目前全球表现出的经济加速是十年来最为广泛的,欧洲、日本、中国以及亚洲其他新兴经济体都表现出了周期性上升的势头。美国的增长也优于以往。这种同步复苏给各国出台一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增长、提高经济弹性提供了一个窗口期。

  虽然不同国家的政策会有所不同,但各国都有进行结构性改革的空间,以增强经济韧性、释放增长潜力。在财政政策上,对于已实现充分就业的国家而言,应该考虑巩固成果、并设置缓冲区;对于财政政策尚有余地的国家来说,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支出,不仅能激发未来的生产率,还可以惠及其他领域。所有国家都将因投资人力资本特别是投资青少年而获益,这也是保持经济增长的关键。

  全球同步复苏还为多边合作创造了机会,现存的多边机制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促进合作共赢。合作的优先领域包括强化全球贸易体系、加强金融监管、强化全球金融安全网、减少国际性的偷税漏税,以及应对饥荒、传染病和气候变化。

  在这种有利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今年表现更加强劲。特别是工业增长在经历了2012年的减速后回归稳定,同时服务业也在茁壮成长。出口回暖、由国内政策支撑的供给侧改革带来了短期的稳健增长。生产者价格指数代表的通货膨胀重新上涨,这增加了企业的利润,也提高了企业的偿债能力。强劲的增长和资本控制方面的收紧抑制了近两年资本外流的压力。为此,IMF调高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至6.8%(2017年)和6.5%(2018年)。

  至2020年的中期增长预期也提高到6.4%,这主要是回应中国政府的目标:202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比2010年翻一番。但是,这将带来更高的中期债务水平,也会增加脆弱性。中国的确拥有保持中期强劲增长的潜力,但要“安全”地实现增长,需要利用改革来降低增长对债务和投资的依赖性。

  近年来,中国在经济再平衡方面有了实质性进展。经常账户盈余从2007年顶峰时的10%降低到了目前的2%以下;消费和服务占据了经济中的很大一部分。但是急速的信贷扩张以及债务积压仍然是经济稳定的风险,近期的增长正是加速去杠杆、清理僵尸企业以及相关不良债务的好时机。

  中国政府已采取措施帮助私营部门去杠杆,信贷增长有所减缓,金融业去杠杆也已取得了显著成果。此外,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融资工具进行了限制,今后需保持并加强这些举措。

  在继续改革的道路上,中国能够实现一个稳定、绿色、包容的增长,未来的道路是光明的。

  (作者分别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首席代表、副代表)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