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医疗应让实体医院“唱主角”

2017年10月25日 13:21   来源:燕赵晚报   罗志华

  共享经济的浪潮逐渐延伸到医疗领域。近日经浙江省卫计委批复同意,一种全新的医疗资源共享模式在杭州产生,引发社会热议。除了杭州,其他城市的共享医疗模式也在不断试水,比如在广州,医生多点执业政策催生一个共享医生平台,该平台可容纳2000名医生入驻;此外,腾讯企鹅医院宣布正式开业,并已在北京、成都、深圳落地,未来自助化的检验、检测项目将像共享单车一样,放在用户快速触碰到的地方。(10月24日《经济参考报》)

  按照常理,共享经济在其它领域的做法和成就,可以照搬到医疗领域。但医疗和其它行业不同,照搬照抄未必能够获得同样成功。比如,共享单车用完即止,服务简单明了,但共享医疗则没那么简单,通过共享医疗设备获得健康数据,只是完成了最基本的服务,此后还要对数据进行解读,而解读数据离不开医生。且检查与治疗一脉相承,单个检查结果要放在一系列综合指标下分析才有意义,共享一类或几类单独的设备,其作用很有限。

  此外,诊疗只能发生在医疗机构里,医疗资源也似乎只能在医疗机构内共享,难以像共享单车一样随处设点摆放。更重要的是,当前医疗机构的设备已达到饱和甚至过度购置状态,许多医疗设备处于闲置或半闲置状态,若额外投放更多医疗设备用于共享,会造成新的闲置与浪费。

  因此,假如没有实体医院参与,共享医疗的操作空间十分有限。相反,假如实体医院积极参与,共享医疗的前景将会变得十分光明,仅完全实现检查结果互认,就会节约大量医疗资源和医疗费用,若医疗检查设备进一步实现共享,建成一个检验检查中心供医疗机构共同使用,甚至连手术室等场所也由几家医院共享共用,医疗资源就会得到充分利用,看病成本有望出现断崖式下降。

  但当前在探索共享医疗时远离实体医院,构建共享模式时要么依托网络,要么组成没有实体支撑的医生集团,要么另购简单的医疗设备等,难以促使现有设备的共享共用。出现这类现象,或许并非因为新业态不愿与传统联手,而是实体医院因观念局限和利益羁绊,普遍不愿加入共享模式。

  缺乏实体医院参与的共享医疗只能算是小打小闹,当下不应是脱离实体另起炉灶谈共享,而是要以实体医院为主,设计出一个实体医院愿意广泛参与的共享模式。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