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新育:中国什么东西都追求自己造吗

2017年08月01日 17:37   来源:环球时报   

  中国是否应该追求自造邮轮?英国《经济学人》微博号的一篇文章使得这个话题在舆论场上引起了不少关注:中国是否有必要追求什么东西都要自产?

  在我看来,作为全世界经济大国中贸易依存度数一数二的国家,作为世界第二进口大国,中国应该、而且已经充分利用了国际分工的利益,无需过度追求所有商品自产。但与此同时,作为全世界人口和经济体量均数一数二的大国,凭借“大国效应”,中国又天然比其他国家能够容纳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和更完整的产业链,更能实现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

  自秦汉以来,在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里,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大国效应”一直是中国工商经济以及政治文化发展的有利条件。在现代制造业发展中,这一优势更加重要。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巨大的国内市场意味着更多的人口和更大的生产能力、更为显著的生产规模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

  西班牙埃尔切这个曾经的“欧洲鞋都”为什么无法与中国企业竞争?因为当埃尔切的大多数厂商不过是二三十人的小作坊时,笔者所知道的温州不少鞋厂已经动辄三四千员工、年产七八百万双了,其规模经济效益是埃尔切那些作坊无法企及的。加之温州当地及其周边地区制鞋业配套厂商众多,这种范围经济效益也使温州鞋商凌驾于他们的欧洲同行之上。

  随着中国人均收入提高,消费结构升级,中国国内可贸易品消费热点不断向技术和资金密集度较高的商品转移,中国达到经济生产规模的产业相应从昔日的纺织服装、轻工日化、家电,发展到电子电信、汽车等产业。越来越多的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原来因国内市场规模小而无法兼顾规模效益与竞争机制,现在因国内市场规模扩大而摆脱了这一困境,汽车工业在这一点尤为突出。尽管我国汽车制造业整车自主品牌发展尚未达到国人期望的程度,但巨大的国内市场或将使得中国汽车工业跨越“成本惩罚”陷阱。在国内市场狭小的发展中国家,汽车国产化水平提高通常将迅速大幅度加剧规模不经济的制约,落入“成本惩罚—规模不经济—缺乏国际竞争力—依赖引进—成本惩罚”的恶性循环。而拥有巨大国内市场的发展中国家则有较高概率超越这一约束,实现“内销规模巨大—规模经济—具备国际竞争力—打开国际市场—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的良性循环。

  在造船工业,情况与此类似。造船工业的多年实践使得我们有能力整合国内外资源为自造邮轮服务。我们船舶所用的自制材料、零部件一直就是在开放市场上竞争而实现生存发展的。而且,尽管自主创新投入巨大而存在无法收回成本、不具备商业竞争力的风险,但中国如果能够实现自制邮轮的升级,在此进程中获得的技术创新等收益能在更大范围内传播应用,那么我国获得的溢出效益要比小国大得多,收回成本、具备商业竞争力的概率也要高于小国同行。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创造宽松软硬环境,让我们的企业家、让我们的技术人员鼓起勇气、放手一搏呢?(作者是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