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指出,某些党员干部严重依赖微信群推动工作,键对键看似很方便,却难以取代面对面的效果,引起对微信群滥用现象的关注。
互联网时代,信息传递高效便捷,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也在悄然变化。如何使用好交流工具,不单是党员干部面对的难题,也是值得所有人反思的公共话题。本期微议录,我们摘编了几篇读者来稿,一起为信息交流出谋划策。
参与互动,请关注“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号:rmrbpl)和本版。
——编 者
威信不靠微信
某地建了个扶贫工作群,负责人几乎每天都在群里发布工作指令,一会儿让归纳旅游文化资源分布,一会儿又让摸底公路建设需求情况,一会儿又要统计饮水困难人口。基层干部开始很认真,可工作成果一交上去就没了回音。工作效果见不到,还折腾了乡里群众,挨了不少埋怨,干劲也就慢慢涣散了。
微信群无疑是推动工作的好工具。无论多远,动动手指就把命令发布下去了。然而也正因如此,降低工作指令发布成本的同时,客观上助长了一些干部瞎指挥、乱安排的工作作风。有人把微信群当成了任务分派平台,不顾实际,不做调研,不听民声,不体恤基层,脑瓜一热,指令一发,就想坐等收成,如此用微信,只会自损威信。
事实上,微信再好用也不如双腿迈开,到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群众那里,到最偏远最不通车轮的寨子里去。少点微信遥控,才能多些理解尊重。群众的获得感,干部的满意度,只有用这样的实干和汗水才能浇灌出来。
——@刘元通
交流传导温度
最近,贵州遵义老支书黄大发修渠的故事感人至深。其中一个细节让人印象深刻,当准备再次筹资修渠时,他选择在村里开动员会,挨家挨户做工作。面对发难,依然苦口婆心,最终做通工作。
设想一下,如果这项工作换作在微信群中进行,是否黄大发“一声吼”,众人就会齐声同意呢?答案不言自明。实际上,在基层工作中,少了温度就难以彼此交心,就做不到真情换真情。只有走出微信群,走进人群,同坐一条板凳,同喝一壶茶,同商一件事,我们才能加深与工作对象的联系,得到他们的理解与支持。反之,只在微信群里开线上“交流会”“座谈会”,温度又从何而来?
在和群众打交道的过程中,不能忘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良好传统,毕竟“键对键”和“屏对屏”多了速度,少了温度。做一个为人民群众传导温度的人,就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这些微信群外的功夫,才是最该下功夫的地方。
——@张贵礼
学会信息甄别
我所在的乡镇下辖近40个村,最远的有18里地。近些年来,不少工作被层层压实到乡村一级,基本上每天都需要各村上报材料。微信群的普及使用,让工作人员不用为了数据搜集跑来跑去,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不仅如此,还经常看到镇村干部在工作群里讨论这个工作怎么干,那个工作干到哪个阶段了,互动频繁。
然而,有图有字未必有真相,如果只看微信群,一些实实在在的、真推真做的工作就难以察觉,往往造成信息的失真。比如有的村由于从众心理,不说困难和阻力,硬着头皮赶进度、表成绩,等到真正实地查看验收时,才发现图片是摆拍的,文字是“言不由衷”的。
因此,发挥技术进步带来的红利,需要善用微信群。在数据传递、工作沟通等方面可以多加利用,但需要调查研究、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工作还是要多与百姓谈谈,亲耳听到的、亲眼看到的、亲身体验到的工作干起来底气足,成效才显著。
——@刘爱婷
(责任编辑:范戴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