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兑现的支教爱心 残缺的教育延续(图)

2017年07月17日 11:35   来源:东方网   黄齐超

  利用暑期参加爱心支教,到达支教地点后才发现,主办方非但没有相关资质,竟然还开起收费性质的辅导班。近日,陕西数百名大学生经历了一场闹剧。记者调查发现,这些大学生们参加的“陕西爱心支教联盟”背后是一家商业机构。事发后,西安市部分高校提醒学生“不要参与到此类组织中”。7月14日,汉中市教育局回应,涉事机构并无举办支教活动的资质,目前,相关部门已对其进行查处。(7月16日《北京青年报》)

  原本社会性质的商业教育培训机构,却冒名公益性质的“爱心支教联盟”,欺骗奉献爱心的支教大学生。山寨的爱心支教点被爆光后,教育部门迅速介入,查处没有资质的支教点,挽回了支教大学生不被受骗的尊严。大学生们所在的高校也发出善意提醒——呼吁大学生不要参与到此类组织中。

  大学生利用暑假支教,既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奉献爱心的高尚行为,值得赞赏。然而,由于遭遇骗局,大学生们的支教爱心无法兑现,这于他们而言,始终是件耿耿于怀的憾事。那些打着“爱心支教联盟”幌子的商业机构固然可恨,查处并惩处他们也不为过。可是,除了可恨的骗子外,教育部门对支教学生的衔接空挡,恐怕也起是无法忽略的因素。

  一边是愿意奉献爱心的支教大学生,一边是放假后学业荒芜的中小学生,如果教育部门能将两者有机地衔接起来,成全了双方的美事,哪里还有支教大学生遭遇骗局的尴尬?可遗憾的是,一些地方教育部门的假期延续工作是残缺的,甚至随着假期的到来而戛然而止。如此一来,给了那些披着“爱心支教”外衣的黑心的社会补课机构提供了可乘之机。

  学期虽然结束了,但教育部门的工作并不能因此止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督查在职教师补课情况;比如规范管理社会上的补课机构;比如关心关注假期里的留守儿童,等等。所以,汉中市教育部门虽然亡羊补牢,迅速查处了没有资质的商业补课机构,但还应当反思自己假期延续工作的不足。

  放假了,各种辅导班、补课班如火如荼地拉开序幕。家长为了让孩子假期里知识荒芜,也为了孩子们能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纷纷不惜花钱报名参加。然而,一些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的留守儿童,可能就无缘社会辅导班。此时,如果教育部门能积极地牵线搭桥,一边到大学发出“爱心支教”的邀请帖,一边提供支教的场地,根据学校的留守儿童统计档案,组织他们或其他需求的其他孩子参于学习,则善莫大焉。

  假期来了,学校的教学工作停止,但各地教育部门的后续工作莫停顿。否则,残缺的教育延续,有可能让一些大学生或其他社会人士的爱心支教无法兑现。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