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医闹“组合拳”,还需医生“修内功”

2017年07月13日 11:08   来源:东方网   汪昌莲

  11日,国家卫计委网站公布的一份文件要求,严密防控、依法惩处涉医违法犯罪。包括醉酒、精神或行为异常患者安排保卫人员陪诊,将涉医违法犯罪行为人纳入社会信用体系等等,官方亮出了一系列严惩伤医、医闹行为的“组合拳”。(7月12日中国新闻网)

  早在2014年4月,公安部等6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依法惩处涉医违法犯罪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意见》,明确了六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的定罪量刑标准,严厉惩治侵害医患人身安全违法犯罪活动,严厉惩治聚众打砸等扰乱医疗机构正常秩序涉嫌犯罪的行为,严厉打击职业“医闹”故意寻衅滋事、敲诈勒索等犯罪。如此语境下,卫计委又祭出防伤医、医闹“组合拳”,如行为异常患者由保卫人员陪诊、将涉医违法犯罪行为人列入“黑名单”,是从源头上遏制伤医、医闹等违法行为。

  事实上,打出防伤医、医闹“组合拳”,对犯罪行为是一种震慑,对患者和家属是一种提醒:与其抱有仇医心结,心存伤医戾气,频频制造侵犯私权、加重医患矛盾的“医闹”行为,不如理性看待医疗行业,给予医生足够的理解和尊重。毕竟,乱开药、态度差、医术低的医生仅是极少数,绝大多数医生是恪守医德的,胸怀一颗救死扶伤的仁爱之心。要知道,如果再这么不公正地对待医疗行业和医生群体,最终受到伤害的只会是百姓。特别是,当遇到医疗纠纷后,应运用法律途径解决,而不是采用医闹等暴力手段。

  然而,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戾气。有的患者和家属心存“伤医”戾气,表明当前医患关系仍然比较紧张。一方面,当今社会之所以有人抱有“仇医”心结,心存“伤医”戾气,医患关系日益恶化,与部分医院管理缺位,一些医生技术粗糙、服务态度差、甚至医德丧失等脱不了干系;另一方面,少数不良患者凭空生造出“医疗事故”,借此骗取医院的钱财,甚至演变成职业医闹行为。由此,医患之间陷入了信任危机,潜在的矛盾一触即发。如此语境下,打出防伤医、医闹“组合拳”,显然还力道不够。

  因此,打好防伤医、医闹“组合拳”,还需医院和医生“修内功”。若想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医院应首先从创新管理和改善服务抓起。患者到医院看病,不仅能得到高水平的诊疗,还要享受到家庭般的温馨服务。这就要求医院及医生,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理念,贯穿到日常医疗服务中,创新与丰富一系列便民、惠民服务措施,把亲情和爱心融入医疗服务全过程;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标准,使患者在医院享受到朋友式的照顾、亲人般的关怀,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也有效地缓解医生的职业心理压力,更加专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为医院和医生赢得更好的社会声誉和更大的亲和力。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