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岂可因“姓公”而任意浪费?

2017年07月05日 07:45   来源:红网   姜文来

  一边开着空调,一边打开窗户透气;长明灯,长流水,还有大白天亮着路灯的;下班不关电脑的;会场留下无数只喝了几口的瓶装水……这些浪费水、电的现象屡见不鲜,有人见怪不怪,甚至习以为常。(7月4日《人民日报》)

  这些习以为常的现象,造成了宝贵资源的巨大浪费,不能不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我们需要对此现象进行深刻的分析,寻求建立可行的机制,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造成此类现象的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主要的原因包括两个:

  一是自己不用掏腰包。在个人家里,你看到几家长明灯、长流水的?水电都是节约用的,因为他清楚地知道,水电使用过度是要自掏腰包的,有经济约束。在单位,反正不是自己掏钱,浪费水电和自己腰包没有关系。同事碍于面子,也不好去提醒,浪费水电成为普遍现象在所难免。

  二是缺乏正确的资源价值观。不掏自己腰包就浪费观念,是极端地自私、狭隘的资源价值观。正确地资源价值观至少包括下面的理念:资源是宝贵的自然财富和社会财富,浪费资源等于谋财害命;资源是有限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节约资源的义务,没有浪费资源的权利;资源不仅仅属于我们这一代,还属于我们子孙后代,我们是借用后代资源来生存,我们要将资源完整地交付给下一代。

  杜绝公共资源浪费现象,建立正确的资源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在全社会建立节约保护资源光荣,浪费资源可耻荣辱观,对于浪费资源的人大家都向他 “抛白眼”。同时,单位也建立资源节约的制度,并且将之付诸于实践。如成立资源节约检查小组,不定时地对资源节约情况进行检查,发现漏洞及时补上,对不节约资源的个人进行评判教育,甚至通报批评。甚至可以将资源节约和评优定职结合起来,让节约资源和自己的利益高度挂钩,形成节约资源的合力,提升职工节约资源的积极性。

  一滴水、一度电都是宝贵的资源,将其用在刀刃上,高效利用,去珍惜和爱护,体现了一个人的文明素质,也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每个人身上的成果。资源不能因姓公就遭到浪费,这是常识。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