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金融发展“绿”起来支三招:产品、机制、人才

2017年06月09日 09:18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随着绿色发展大潮涌起,发展绿色金融成为时代呼唤、实践要求。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对支持绿色产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金融的需求不断扩大。据预测,未来5年我国绿色金融的资金需求规模将达14万亿到30万亿元。新形势下,如何让金融发展“绿”起来?这需要我们用好产品、机制、人才“三招”。

  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构建绿色金融体系,不仅有助于加快我国经济向绿色化转型,也有利于促进环保、新能源、节能等领域的技术进步,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经济增长潜力。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绿色金融发展,针对绿色产业发展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从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首次提出“建立我国的绿色金融体系”,到“十三五”规划纲要将绿色金融列为战略性优先事项;从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到中国银监会陆续出台《绿色信贷指引》《能效信贷指引》等专项政策,绿色金融已上升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方式,更得到了金融市场的积极响应。数据显示,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绿色信贷余额占比在全球名列前茅,是全球仅有的三个建立绿色信贷指标体系的经济体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绿色金融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发展绿色金融,需要各部门、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互相协作和配合,在创新产品、构建机制、人才建设上下功夫,切实增加绿色金融供给,助力经济绿色转型。

  第一招:推出创造性的金融产品,是绿色金融发展的关键。在这一过程中,既要在有效防范市场风险前提下,推动绿色债券、绿色资产担保债券、绿色收益支持证券、绿色指数产品和绿色保险等规范发展,为绿色项目以及投资者提供更加多元化、多样性的绿色金融产品;还要提升绿色金融综合化服务的水平,加强绿色金融与物流金融的联动,为企业提供结算、投资理财、结构化融资等配套绿色金融服务,真正促进绿色金融深入发展。

  第二招:建立良好的激励约束机制,是绿色金融发展的动力。绿色项目投资期限长、前期投入大、收益期比较长,且投资风险较高。当前,不少金融机构发展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动力不足,不构建良性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绿色金融发展就容易上热下冷。激励机制如何建立?一方面,要发挥好再贷款专业化担保机制、财政贴息等各方面的作用,降低绿色融资成本,提升绿色效应商业可持续性;另一方面,还要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政府结合本地实际工作设立绿色发展基金,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手段来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投资绿色产业。

  第三招:加快绿色金融人才建设,是绿色金融发展的保障。功以才成,业由才广。随着绿色金融的加快发展,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绿色金融发展中,如何培养一批优秀的决策管理人员、优秀的市场营销人员以及优秀的一线操作人员是重点所在。当前,要切实加大相关人才培养力度,做好人才培养配套工作,为发展绿色金融提供动能和保障。(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北京交通大学 刘吉明 傅少川)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