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视贫寒学子为高考的努力

2017年06月07日 07:25   来源:长江日报   肖畅

  高考的日子到了,各地陆续出现“万人送考”的震撼画面。老师和家长们的助威,浩浩荡荡的送考车辆,无不营造出紧张而热烈的气氛。

  这样的气氛,显示出一种高度的重视。很多舆论轻描淡写地说出“高考并不重要”,这是不负责任的。如果设身处地去感受,多多了解这些学生、家长们的家境、生活和心情,看法也许就不一样。对高考严阵以待的人们,是真心希望通过这场考试改变自己的命运。

  高考是极其简单的游戏规则,这样的规则,对于普通人、尤其是社会底层家庭,尤其有利。家庭境况一般,当然会把高考视作进入社会上升通道的便捷途径,不敢轻易错过,高考对他们来说,不是一个可以轻松吐槽的话题。错过这样一个途径,人生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道路,但付出不会比高考轻松,而且结果有很多未知的因素,不像高考那么确定。

  我们的社会进入追求更高品质生活的阶段,许多家庭的教育投入已经不局限于应试教育,还包括各种社会技能、外语、艺术、文化的培养。甚至升学途径也变得丰富,自主招生、出国留学的机会也在增加,对于家境不错的学生、家长而言,高考的意义确实在淡化。但是对于小地方,对于边远地区,这些更高层次的教育是奢侈,许多新增的升学途径仍然是奢望,他们还是只能通过高考来改变前程,当然会异常珍视这次机会。

  即便高考顺利,进入理想中的大学,许多的禀赋差异也都会暴露出来。“高分低能”的嘲讽,是经常可以看到的。但什么是“能力”?审美能力、社交能力、艺术修养等等,当大城市的孩子们学到了更多的能力时,贫苦地区的学生们唯有通过“高分”来证明自己。他们不是只想读死书,他们也想多经历世界,但不可否认,他们的环境条件确实差了一些,教育资源差异是一个客观存在的情况。有许多对于高考的反思,把板子打到了这类学生身上,是不合情理的。

  甚至“高分”“状元”越来越难以出现在小地方的学校。城市越发达,教育条件越好,意味着符合应试教育规律的训练能更充分,师资配备更优秀。我们呼吁教育资源加强投入,教育资源配置能够更公平、更合理,同时也不应该忽视,那些为高考艰辛备战的贫寒学子,他们正在为一个理想的分数,付出着超常的个人努力。这个时候,应该强调多多关注一下他们的教育处境,而不是空洞地剖析制度。

  这几天,许多的企业参加送考的行列,开启了各种公益活动。社会沉浸在高考的氛围中,有各种“为高考让路”的行动,令人感觉温馨。这是一种社会关爱,是表达祝福、鼓劲。我们也希望,参加这场考试的学生们,都能顺利发挥自己的平时所学,收获一个自己满意的结果。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