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集体婚礼”骗了真媒体,我们该反思什么?(图)

2017年06月01日 15:48   来源:南方网   堂吉伟德

  5月21日,微博传出成都一高校43人的班级,出现了15对情侣,毕业之际在重庆一景区集体举办婚礼,8对还领取了结婚证。这一“新闻”在随后数天成为全国各大媒体和微博用户关注的焦点,公众的惊讶、祝福、调侃以及对婚姻的讨论,一度将这场特别的婚礼推向了微博热搜榜单。然而,记者数日来调查发现,事实并非如此……(6月1日《成都商报》)

集体婚礼活动现场图片

  事实上,这是一场由“产品经理兼班长”所策划的网络营销方案,以大学生集体婚礼为噱头的景区广告。美好的祝愿变成了恶心的欺骗,让人在情感上无法接受。一句“又不是我要他们发的,你情我愿”更是噎得让人说不出话来,营销公司的手法固然需要谴责,也难言光明,不过公共媒介素养的不足,让假婚礼骗了真媒体,以最小的成本付出,取得了最优化的营销效果,其间的问题才真正值得反思。

网络截图

  不过问题在于,类似的现象并不鲜见,“幕后推手”为了把宣传效果达到极致化,不惜采取了过界的行为,部分人不但违反了道德还违反了法律。比如2011年金泉少侠策划“母亲跪行求助” ,欺骗了无数人的爱心;2013年“90后深圳最美女孩给流浪乞讨老人喂饭”的新闻报道见诸网络,极大地透支了社会善意;2015年张家界情侣“裸体婚纱”更是毁人三观。如今,“大学生集体婚礼”的温情与浪漫,都不过是用以吸人眼球的噱头,其剧情翻转之快,让人不免大跌眼镜。

微博“全班43人出了15对情侣”话题

  一个疑点重重,有违常理的营销案,就如此轻易地达到了宣传目的,看似手法并不高明,何以能够收获奇效?一方面,这跟自媒体时代下,信息海量化生产密不可分,而与此同时,对信息真实性的审查与把关的机制尚未建立,不具有自我审查与相应的矫正体系;再加上传统媒体的式微,对于信息的真实性也缺乏足够的专业维度和社会责任,从而在猎奇求新的普遍心态下,为虚假营销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深厚的社会基础。

微博截图

  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新闻源。除了要求个体要恪守真实性的基本操守外,也离不开群体性媒介素养的自我审查,如果在看到消息后,根据经验和常识多问几个为什么,如果在不明确信息的真实性时,能多一点求真的态度,如果在转发之际,能够做到“不可靠不动手”、“不明确不动手”、“不确定不动手”的三不原则,则虚假信息就会“止于当止”,其影响力和破坏力也会被控制到最小。

活动由公司策划,在宣传时标题有夸大

  欲求它保必先自保,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常识。信息泛滥必会良莠不齐,鱼龙混珠。一个人固然不具备“一双慧眼”看穿一切,但也应拥有公共道德的意识与责任,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尤须审慎而理性,如此才能充当好第一道关口,扮好自我保护者的角色。意识左右行动甚或高于行动,媒介素养的高低取决于社会责任感的强弱。不懂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可以懂或者已然懂后,还无意识地附和与盲从,成为一个缺乏责任感“空心者”。

  曾有专家指出,中外公众个体的最大差异在于,是否具有较真精神。较真就是求真务实,注重对规则与秩序的遵守,严守法律与道德的边界,如此才能让个体权利免受伤害。比如购买到假劣食品后,国内很多消费者基于怕麻烦的心理,会选择放弃或者私下解决。“只求真相,只讲真理,不计成本”成为一种公共精神之后,专业能力与个人素养才会水涨船高,并得到最大张力的释放。否则,“谁让你转发”的反诘,会成为集体贬损的讽喻。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