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公交车,却不能乘坐,不仅如此,这辆公交车被促销广告“包围着”。近日,安徽池州市民向媒体反映称,有两辆公交车不仅贴满广告,而且还拒载,市民质疑称是浪费公共资源。(4月18日《江淮晨报》)
面对市民的质疑,池州市城际公交公司回应称,这两辆公交车之所以拒载,是租给了企业打广告,就是开着空车在城市进行巡游。与此同时,该车辆属于机动车辆,目前乘客量少加上是旅游淡季,所以公司才拿来承接商业广告,增加公司营收。
但这样的解释,显然并不能完全服众。对公交车身上的广告,公众都习以为常了,反正只要这些广告不违反国家法律和公序良俗,也不影响乘客乘坐公交车,就没有人会去在乎。而对公交公司来说,在满足市民公共交通出行需要的同时,也为自己赚取了“外快”,为公司增加了收入,等于是降低了运营成本,也没什么不好。
其中有一点必须注意,公交车身上打广告,只能算是“兼职”,是在载客的同时顺便打个广告,挣个“外快”,这和池州市街头出现的公交车只载广告不载人,在性质上完全不同。因为后者等于是把“兼职”变成了“专职”,把公交车变成了“广告车”。这样一来,这种只载广告不载人的公交车,已经违背了其公益属性,把原来的专职载客、兼职赚钱变成了专职挣钱、拒绝载客。
城市公交系统作为市民交通出行的主要方式,属于公益性质,所以每年都享受国家巨额的财政补贴和各项优惠政策。国家之所以要给公交公司以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目的就是为了让其牺牲部分商业利益、市场效益,满足市民交通出行的需要。这也就意味着,公交公司应该以满足市民出行为主要目的,而不是以给公司赚钱为主要目的,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说,公交公司只载广告不载人,于情于理就站不住脚了。
尽管池州市的这家公交公司解释,他们这两辆“广告车”属于机动车辆,不会影响线路的正常运行,但这改变不了拿享受了国家财政补贴的车辆资源去为自己赚取外快的事实,而且由此造成的车辆损耗,也还是由财政补贴来买单的。印象中把公交车变为专职广告车的现象,这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果这个口子开了,难免会引起全国其他地方公交公司的效仿,那时候,问题可能就严重了。
(责任编辑:范戴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