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监管防止脱贫“兑水”

2017年03月21日 08:40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当前,脱贫攻坚形势喜人,真扶贫、扶真贫是主流,但从扶贫部门自查自纠发现的问题看,仍有个别地方弄虚作假,搞“数字脱贫”。比如,有的地方将经济条件较好、紧邻中心城镇和干线公路的小康村确定为贫困村,反倒是地方偏僻、贫困发生率高的“老大难”村被摘掉“贫困帽”。搞“数字脱贫”,将“贫困帽”张冠李戴,好处是减“贫”很容易、成效看得见。这虽然是个别现象,但影响极坏。

  在精准脱贫这场攻坚战中,为何个别地方要弄虚作假,搞“数字脱贫”?一来,扶贫难度确实大。目前尚未脱贫的贫困人口、贫困村,主要分布在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匮乏的偏远地区,是扶贫工作中最难啃的硬骨头,扶贫见效慢。二来,考核上也动了真格。比如,中央出台《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脱贫攻坚督查巡查工作办法》,将干部政绩考核与扶贫成效挂钩,逐级签订脱贫责任状,脱贫任务完成得不好将被问责,同时明确规定,贫困县党政正职在完成脱贫任务前,原则上不得调离。

  在脱贫攻坚上弄虚作假,归根结底是错误的政绩观在作祟。有效解决“数字脱贫”的办法,是建立科学、严格、完善的监管机制,使“数字”无法兑水、无法加塞、无法掺假。当下,国务院扶贫办大力倡导的第三方评估、省和省之间异地交叉考核,都是铲除“数字脱贫”土壤的好办法。同时,科学监管也离不开群众参与。比如,贫困村、贫困人口精准识别,谁是贫困户、哪个村最穷,当地群众最清楚,关键是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严格按照程序办事。脱贫摘帽也要依靠群众、经得起群众评议,这样的脱贫才真实可信。

  总之,“数字脱贫”等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必须及时解决,否则既影响脱贫攻坚进程,还会损害党和政府形象。对此,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切实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最严格的评估考核,严肃查处假脱贫、“被脱贫”、数字脱贫,确保脱贫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据悉,去年全国动员近200万人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进村入户摸底排查,共剔除识别不准人口929万、补录贫困人口807万。这些举措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扶贫精准度,对个别地方搞“数字脱贫”是个警醒。(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黄俊毅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