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顺手拿起手机,翻看起通讯录。里面存储的600多个姓名和号码,居然有近一半不知是谁,更记不起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存留下来的。仔细想一想,大概是在不同的时机和场合,与这些素昧平生的人有过简单的一面之缘,当时就存留下来了。
再回忆一下,这些陌生的姓名和号码,自存留下来之后,便没有丝毫的联系,哪怕一年半载发个信息,抑或逢年过节给个问候。一直以来,它们都处于“休眠”状态。更准确一点说,就是自存下那天起,就没有想过哪一天要“激活”。
默默地看这些陌生的名字和号码,心底不由自主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悲哀。不为别的,只为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为什么还要存留这么久?认真选择之后,轻轻地按了一下删除键,只留下自己熟悉的、亲近的名字和号码。随手掂量一下,好像手机也变得轻了,自己的心变得轻了。
人生何尝不是如此!
很多时候,我们一路追逐、一路获取、一路存留。每一个人,自出生那天起,身上就背着一个大大的口袋,无所不取,无所不装。而纳入口袋里的东西,哪一样也不忍丢弃,不管它们有用还是无用,反正只要装在里面,就感觉心里很踏实。
其实,有很多东西是一辈子也用不上的,更谈不上对人生有任何裨益。有时,还会成为一种累赘和负担。如果不信,我们可以回过头来,认真想一想自己曾经走过的路,遇到的人,经历的事,答案不言自明。
之所以舍不得,是因为在我们的心中,有一个删除键,始终处于“休眠”状态,没有在恰当的时间和节点,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从而造成了如此境况。
我们要学会在恰当的节点,激活人生的删除键,把那些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通通删掉,然后迈开轻盈的脚步,惬意前行。包括一些人、一些事、一些物、一些情,该留则留,该删则删,无需犹豫。
(摘编自2017年第1期《思维与智慧·下半月》,原题为《激活人生的删除键》)
(责任编辑:邓浩)